石莫知道未来香港经济失落的原因是没有创新的土壤,没有实体行业支撑导致的。
那么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趁早补全这些。
没有创新的土壤?创业成本太高?没条件创业?香港该大力发展什么行业呢?
对比借鉴其他未来发展的很好的城市,以提供思路。
比如: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两者条件相似,同属亚洲四小龙,但它却是个制造业强国,2019年时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未雨绸缪,大力扶持实业,几十年后终于打下了石化、芯片产业、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在内的制造业四大基石。
有制造业支撑的新加坡,大大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为亚洲四小龙,在2010年,新加坡经济总量首次超过香港,人均GDP更是远远地将香港甩在身后。
反观香港,产业空心化是其GDP数据落后于新加坡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专业服务及工商业支援服务占比超过95%,制造产业微乎其微。
港府也曾经尝试发展互联网、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实业,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同样面积狭促的新加坡,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与香港非常相似,甚至在发展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方向上也不谋而合。
为什么新加坡会成功,香港却失败了?
这是因为,发展实业,既需要眼界,更需要定力。
与光鲜亮丽的金融业相比,制造业是个苦差事,需要耐得住寂寞,下笨功夫,必要时要能做出取舍。
这种取舍,体现在对房地产的态度上。
同样是土地局促,同样是房价高企,但新加坡的居住条件要比香港好太多了。
不可否认,房地产也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是,新加坡是在不影响民生的基础上发展房地产产业。
1964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21世纪后超过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承建的公寓,其余20%的居民则住在有地房产以及私人公寓。
在打压高房价上,新加坡政府也不遗余力。
实施严格的“限售+限购”政策,同时采用低房产税率和高印花税率的税收调控组合,抑制投资需求。
正因如此,新加坡经济才没有像香港那样,被房地产绑架。
21世纪后,人们复盘这次交锋,钦佩新加坡打压房地产、扶持实业的定力与决心。才为香港感到忧虑,未来的香港,能够为世界制造什么?
突然出现一种感觉,天朝把香港的房地产都学到了,什么‘楼花’‘公摊’统统都有,大部分钱也都涌向了房地产。
投资买房的人比办工厂的老板还赚钱,也更容易,谁还做实业啊。
都拿钱放在房子上等它升值,这样更安全更简单,还不用操心生产杂事,等着下一波年轻人来接盘就好。
大家都想着国家队是肯定不敢让房地产崩溃的,赌运气,最后就看谁倒霉了。
指不定今天身家数百万,一觉醒来,明天就负债上百万了。
但这样长久积累后,国民经济也越来越虚了。实业兴邦才是正道啊。
那么现在石莫该怎么做?又能够做什么?
目前的港英政府还在关注香港的前途问题,注定不会主动引导香港实体产业崛起,努力发展香港经济,他们坐着收地租多简单,多轻松容易啊,反正以后这些都可能不是他们的,去流那么多汗,操那份闲心做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