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技艺》又出问题了(2 / 2)带着图书馆回大明首页

进了暖阁,朱允炆在沙发上坐下,对余庄全说道:“给墨爱卿赐座。”

“谢陛下。”

墨东河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边上。

“在墨家的人加入以后人员配置就差不多了,但是文章的选取出了些问题。”

“什么问题?不是说工匠们都挺积极的吗?”

朱允炆当初听说工匠们愿意往《技艺投稿,以为他们开窍了。

“当时陛下说只要是投稿的工匠,不论文章的水平如何,均可废除匠籍。”

朱允炆点了点头:“对,这是我说的。”

“但没过几天,工部就在《大明日报上发文章说全国的匠户全都废除匠籍,归于民籍。”

“这下工匠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也不需要发文章了,因此对《技艺不感兴趣了。”

朱允炆听了无奈的摇摇头:“朕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现在情况如何?”

墨东河用他那粗糙的双手挠了挠头:“情况不容乐观,到目前为止一共就收到了三篇文章,一篇是王科的,一篇是造纸厂的工匠丁长二的,还有一篇是玻璃厂的工匠卫兴的。”

“这三篇中,王科的文章质量最佳,略微修改即可。丁长二和卫兴的文章差点火候,还需要大改。”

“哦?王科和丁长二朕都听说过,这卫兴是干嘛的,写的文章何内容。”

“卫兴是玻璃厂的工匠指挥,写的是玻璃的制作。”墨东河答道。

“内容全都是对玻璃制作过程的介绍,大多是陛下给他们的,并无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不合格。”

朱允炆抄的书和技术科学院都有,因此墨东河知道玻璃的制作技术是朱允炆拿出来的也不奇怪。

“抄袭?”朱允炆坐直了身子,“这种文章就不要改了,直接打掉。”

“是。”

“还有,向卫兴提出警告,若是以后发的文章再有抄袭的现象,就不能在任何杂志上发文章。”

“是。”

朱允炆还想提出更为严厉的措施,但在《技艺杂志未凸显威力的情况下,严格的措施可能会让人打消发文章的念头,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没有文章,再严厉的措施也无用。

“文业安的考虑是,先创刊,然后再出版杂志。”墨东河继续道。

“有了陛下创刊语,想必会有人来投文章的。”

皇帝的牌子真好使啊,朱允炆在心里感叹。

“朕知道了,过两天朕会派人去将创刊语给你们的。”

“多谢陛下。”

墨东河正要告退,朱允炆突然想起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来。

“墨爱卿,你可有想过发了文章的工匠有什么作用?”

墨东河垂首道:“臣惭愧,未曾想过。”

“若是发了文章没什么用,那为什么要发?”

朱允炆一边想一边对墨东河讲。

“每篇文章给作者十两银子。”

“这会不会太多了?”墨东河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朱允炆摇了摇头,说道:“不多,一点也不多。”

“除了给银子,凡是在手工工场。。。这个到时候朕再跟跟严尚书说吧。”

跟墨东河说了也没用。

“还有,杂志社要积极探索怎么才能自给自足,甚至能创造收益,户部的银子不可能一直养着你们。”

“这些文章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看你们怎么用了。”

“文章中涉及到的技艺仍然是属于工匠或工场的,所以你们要使用的话一定要跟作者本人商量。”

“若是你们不打招呼就乱用作者的成果,朕饶不了你们。”

朱允炆警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