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保安腰刀(1)(1 / 2)大时代的梦首页

礼拜和早茶过后,保安族腰刀匠人马自正生起炼炉,火苗很快映红了他的脸。炼炉逐渐升起的温度,让马自正的头上渗出细汗。

当马自正从火炉中取出刀坯,混合在一起的铁和钢两种金属已经红透。在一阵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四四方方的钢铁被不断拉伸、打薄,一块坯子就这样在匠人手里逐渐显露出刀的形状。

保安族信仰教,是中国西北省份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万人,主要居住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因其精美、耐用,与云南户撒刀和新疆英吉沙小刀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

据史料记载,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蒙古远征军征服中亚细亚,军队中大量补充了从中亚诸国强征的信仰教的色目人。这些人后来驻扎在青海同仁地区,大多为军团打制铁器、刀器。他们与当地蒙、汉、回、藏、土等民族相邻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安族。

多年前,保安族人东迁经过积石关,来到现今的大河家镇。在当地,保安族人依靠祖上传承下来的打刀技艺维持生计。用腰刀换取牛羊及其他日常用品,让传统手艺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说,保安腰刀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技艺,腰刀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马自正说。

滚烫的刀坯浸入冷水中,水面瞬间跳动起来,升腾出白色的烟雾。“这是一把刀子的生命转折。”马自正告诉蓝桉,淬火是保安腰刀制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艺,决定了刀的硬度和韧度。

打磨、上鞘,经过其后几百道的工序,一把真正的保安腰刀才算完成。虽然空气锤、砂轮机等现代机械替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一些程序,但机械难以完全复制繁琐手工制作产生的精美。正因为如此,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技艺的复杂也同时决定了掌握者的权威,想要拜师学艺,就要经过一段常人难以接受的心智与体力的磨砺。在马自正家的院子,侄子马鹏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给刀抛光。从岁开始学习打刀,如今已经入行年的他,严格意义上,还只是个初学者。

马鹏说,过去学习这种师承的技艺,学徒在到年之内不能接近火炉,也不能动与刀相关的工具,对学艺者德与悟的考验也就在这个期间进行。学成之后,师傅送徒弟一套工具,并亲手为徒弟盘好炉子,徒弟方可另立门户。

对腰刀匠人“德”的考量,理念与淬火时沾刀的水必须是源自高原,冰冷、清洁的黄河水一脉相承。在保安族人看来,这样的坚持与苛刻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刀是纯洁的,是工具,不是凶器。”马鹏说。

如今,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和对刀具的管制,让腰刀的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大量的工匠丢弃手艺,选择其他的谋生之路。

在大河家,鼎盛时期仅一个村子就有三四百名工匠,而现在总共不过百余人。马自正这些第五代传人很多都在岁左右,而马鹏这样的第六代传人,已经寥寥无几。加之一些颇有造诣的老刀匠相继谢世,许多独门绝艺存续堪忧。

不久前,马自正召集当地工匠,组成了大河家保安腰刀商会,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寻找市场,也让更多的人能回到火炉旁,传承族人世代相传的手艺。“因为没有腰刀,就没有保安族人。”

追溯到远古时期,青藏高原逐渐隆起最终与黄土高原握手,黄河从两大高原的指间流过……千万年后,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文中的“积石”则是对今天的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所在地域的最早记载史记要比撒拉族久远得多。而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主要聚居在这个地方。

积石山最有名的特产是花椒和保安腰刀,在当地商店里,也以这两种商品最引人注目。据积石山县志记载,保安腰刀是由于聚居于大河家乡甘河滩村、梅坡村、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的保安族人民擅长打刀技术,所产刀具构造精巧、质量上乘,工艺独成一体,故称为“保安腰刀”。

在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一的就是刀,刀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冷兵器之一。历史上,刀带给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是流血和杀戮,但在中国的甘肃,有一个民族,却是因为刀而得以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这就是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保安腰刀与维吾尔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户撒刀并称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保安腰刀制作工艺是保安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

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保安族人冶炼钢铁,打制金属器具的历史有800多年的历史,与元代成吉思罕的军事活动相关。据成书于14世纪的:元史、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都有记载:“太祖征回回七年”,成吉思罕自公元1219年至1225年率领蒙古远征军征服中亚细亚。

伊朗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载:“把为数超过十万的工匠、艺人跟其余的人分开,孩童和妇孺被夷为奴婢,驱掠而去”。“蒙古人结束花喇子模的战斗,虏掠驱奴,进行抢劫屠杀,血腥镇压,再把居民中的工匠瓜分,送到东方诸国”。

1225年成吉思汗回师中原,军队中大量补充了从中亚诸国强征的信仰教的色目人。1227年占领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属的积石州辖现甘肃积石山,青海循化、同仁、贵德等地。

为了巩固这些新统一的地区,蒙元军队组建了一支由保安族先民工匠参加的“探马赤军”,派到现青海同仁县保安地区驻防。他们亦兵亦工,仍然从事工匠营生。这些信仰教的色目人与当地的蒙、回、土、藏、撒拉等各部族相邻而居,互通共融,到明代时形成了保安族。

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1227年成吉思汗东征时,把部分来自中亚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区。这部分色目人与当地蒙、汉、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邻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安民族。

在保安城定居以后,他们中有许多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铁匠、金银匠、木匠、鞋匠等行业。当时的铁匠主要制作土枪、弓箭等,一脉相通的冶铁技术使他们具备了雄厚的制刀资质。

保安族迁徙到大河家以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自己制作的腰刀在用以自卫的同时也具有了商品的性质,于是保安族开始用腰刀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从此,保安族腰刀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保安腰刀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和传说。相传,在南宋时期,保安族先民铁匠们,在一座宋军驻守的城门外开设铁匠铺,那个时代,在中国的境内并存着南宋、西辽、蒙古、金朝、西夏、大理六个政权,它们之间的残酷战争长年不断,宋军认为,铁匠们在城门口打制农具和刀具不安全,就派兵驱赶铁匠们。

铁匠们说:我们安分守纪给百姓的打制日用品,没挡你们的路,为什么赶我们?发生争吵后与宋军打起来了,铁匠们手劲大,且有工具,就一锤打瞎了一个宋兵军官的眼睛,然后骑马跑了几天,来到了蒙古军驻守的一座城门口,蒙古守军一问来的是铁匠,就十分欢迎。

因为,蒙古军人都来自草原部族,缺乏各种工匠。就让他们在城内开铁匠铺。后来,因为手艺好,被元朝编入军户,为他们打制骑兵套具和兵器,后来就跟着元朝军队来到保安地方定居了。这个故事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保安族亦兵亦匠的历史。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根据传说及其语言特色、人种特征和生活习俗

一般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等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据1954年语言调查认定为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保安语把打制各种金属器具的工匠称“果尔”,在清代的河州志记载“古族有果尔族”,说明元、明时代“果尔”工匠已形成一个社会群体被称为“果尔族”。在保安语中,把打制金属器具的工匠,仍沿用古代对工匠的称呼“果尔”。

到近代保安族“果尔”已分为六个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