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椰雕(3)(1 / 2)大时代的梦首页

上初一那年,吴名驹到富道村去玩,看到村里老艺人文传述挥刀如笔,把一个个椰子壳在手中幻化出栩栩如生、细致入微的立体画面时,他就再也忘不了那刻刀的神奇,对这门手艺着迷不已,仅一眼之缘,吴名驹成了文传述最后一名徒弟,老人将全套椰雕技艺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为了丰富自己的学养,吴名驹还自修了绘画、音乐和其他雕刻种类,包括泥塑、木雕、玻璃钢雕等。

由于技艺过人,他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椰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曾受邀参与制作海南省人民政府为庆祝97回归赠送港府的礼品大型贝雕还代表海南非遗项目椰雕参加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在宝刚大舞台进行现场展演。

吴名驹的工作室设在龙桥镇,文明大道西边上一座两层高的楼房,门口处挂了一幅介绍椰雕工艺和他个人从艺生涯经历的宣传画,进门就可以看到大厅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的各式各样椰雕作品。

“虽然学习的种类很多,但我最钟爱的还是椰雕,椰壳的材质细腻轻薄,最适合精工细雕,这和我的个性很相契。”吴名驹说,“但椰雕的工具又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大小不一的刻刀,需要有相当的力度才能刻动坚硬的椰壳,这时需要你拂去烦躁,静静地沉下去,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雕出一件好作品。”

外形古朴拙憨的椰壳罐,山水、树木、长城、楼阁浮雕栩栩如生,色泽明暗渐变自然天成。每一棵苍松的挺拔,每一座山峰的豪迈,每一处楼阁的气度,都在吴名驹的心里。

细细品味这件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椰罐,你便能知道吴名驹如何在斗室里心怀天下了。要在方寸之间,纤毫毕现,一丝不乱,是对功力、体力和心态的考验。

椰雕的工艺复杂,首先得从选料开始。要挑选颜色、硬度、厚度都相近的椰子,老艺人靠着长年的经验和眼力,透过包裹在外的椰棕就能判断出椰壳的形状、色泽、厚度、硬度等。接下来,根据椰壳的形状设计要雕刻的作品。

有些作品需要保留外层厚厚的椰棕,那么这时,割棕就成了关键的一个环节。然后是造模和拼接。造模就是将椰壳在车床上车出想要的形状。

而拼接环节也有讲究,就是将椰壳切割成一片一片,然后粘合在一起。有时会在拼接前先做一个玻璃钢模,有时干脆就直接拼接,这当中要克服一个拼合产品易热胀冷缩的问题。

椰雕的珍贵,体现在工艺上,尤其雕工的技法和精湛度决定着作品的价值。雕刻种类又有沉雕、浮雕、透雕、割雕、圆雕、拼贴、油彩等。

除了原汁原味的青壳雕外,椰雕也和其他雕刻材料和工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不同的另类之美,比较常见的有镶锡、镶银、贝雕镶嵌、石膏镶嵌、檀木嵌镶、陶瓷拼贴等。

最后一道工序是上油,在椰雕上涂上一层植物油等材料加以保护。一般上油3年至5年后,再加工一遍,椰雕作品才算基本定型,这样的作品才堪称完美。

椰雕就是这样一件繁琐磨人的活,它是要靠时间和苦练堆成的,一个简单的曲线雕刻动作,往往就要学习几个月。要在方寸之间挥刀如笔,刀到手到,心到眼到,需要数年如一日的修炼。

如今,完全掌握椰雕这门技艺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不禁让人生出许多感怀,手工艺者的人生,需要耐得住寂寞,在凿炼时光的同时,也被时光冷冷地凿炼着。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第二大岛屿。这里气候炎热,盛产椰子。当地民间以椰壳为原料,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古代海南的官员常以椰雕进贡中央,所以椰雕自古便有“天南贡品“的雅号。

在海南,无论街市或是乡村,举目之处就能望见椰树傲立的身影。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激发了人们利用椰子的无限想象力,也留下了珍贵的传统椰雕手工艺。

最初利用椰壳的,应是海南岛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陶器和独木舟,但相比复杂的制陶技术,荒野里随手可得的椰壳耐酸耐碱,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简单而随性。

1963年,中国社科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写的黎族研究资料选辑第二辑里,描述了椰壳出现在黎族人的日常生活:“用装有木柄的椰子壳造成的杓……从锅或饭瓮里把粥装进饭碗……”“汲水的碗也有用椰子壳和瓢箪的……”

椰雕雏型的出现要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椰子树,亦类海棕……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

有关椰雕雏型的出现,后人只能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载“椰子树,亦类海棕,结实大如瓯盂,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固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

当时民间有传说,椰壳有“有毒即裂“的特点,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粤东笔记也载,唐代大臣李德裕贬居崖州时,曾将椰壳锯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

之后,有关海南椰雕的线索,也开始频频闪现在历代史料和文人佳句中。明正德琼台志上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而后在和子由椰子冠诗里挥洒豪情“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到宋朝时,工艺精致的椰碗、椰杯、椰壶已流行在士大夫宴席之上。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在清宫大宴乳茶碗的资料中,也发现了有关椰雕的记载。当时,广东就进贡了用椰壳做的乳茶碗,碗外壁为椰子壳,凸雕松竹梅纹饰内壁嵌银里,古朴而轻巧。特别是雍正时期,椰壳雕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雕刻的技法已十分精湛。至清末民初,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在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已畅销南洋群岛和欧洲各国,还在越南河内的国际物产特览会上荣获一等奖。在海口市档案馆,记者曾找到1963年的海口市手工业出口情况调查报告: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产品年产量高达两万多件,其中一万多件出口外销。当时,椰雕生产的艺人有百余人。抗战爆发后,艺人流离失所,椰雕原料短缺,外销一度中断。至1950年海南解放时,存活下来的椰雕艺人仅剩十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椰雕开始恢复生机。1955年,海南地区第一家椰雕工艺厂海南特别手工艺厂成立,它就是海口市椰雕工艺厂的前身。随着市场需求扩大,椰雕产品开始进入了批量生产。

同时,一些有椰雕手艺的艺人也开始创办个体椰雕厂,逐渐形成了以海口市椰雕工艺厂、文昌市工艺厂为主的椰雕工企业群体。海南椰雕先后参加苏联、捷克、波兰、锡兰、印尼、日本等国际特产特览会的展出,深得好评,还获得民主德国颁发的一枚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