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当年隐秘(1 / 2)永明纪事首页

沈昭深知不可同云礼独处过长时间,随即便向其告辞。

翌日一早,她便同大太太说,自己院子里的人手不够,想再从牙婆那里买几个。又说是记在三房自己的账上,月钱不必从公中出。

既然沈昭都说了这样的话,大太太自不会再拦着不让她买。再者,前两日四房那边还上下整顿了一番,总不能同意四房却拦着三房罢。

她当即便应允。

不消两日,沈昭院子里就多了两个二等丫鬟。一个是早就服侍过她的侍书,另一个倒面生得很,只是瞧着像是十分沉稳的人罢了。

她知道这两人都是云礼精心挑选的,也不多说什么,只依例问了几句话,便让析玉带着人下去,好好教导她们府里的规矩。

与此同时,她先前捎给崔逊的话也收到了回信。说是第二日午后在竹里溪见面。崔逊如今仍在国子监读书,想必也只能趁着旬假之时出来同她会面。

沈昭用过午膳,歇息了片刻钟,就让人赶着车去了竹里溪,先是去掌柜安排的房间换了衣裳,再去见了崔逊。

数月不见,崔逊的模样与之前相比大为不同。不止人清瘦了许多,眉眼间除了坚毅,还隐隐带着几分郁结之色。

前两日,云南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季方平在劳作之时,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块给砸中了,当场身亡,想必程家此刻都已收到消息。

依季桐那脆弱的性情,怕是又要悲戚好长一段时间,而崔逊一向同季桐要好,此事又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里只余愧疚,如何能舒坦?

怕是比季桐还要郁结。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能应下自己的邀约,倒是很难得。

沈昭步履轻快地朝崔逊走去,随即再其对面止住了脚步,态度十分和善地同他行了一礼,“许久未见,崔兄可还安好?”

“尚且安好。”

崔逊亦起身回了她一礼。

沈昭见此,微微一笑,随之在他对面坐下。侍者陆续上了茶,而后才缓缓退下。

沈昭便抬手指着小几上的松萝茶,轻声笑道:

“竹里溪有两道茶为人盛传,一是阳羡雪芽,其次便是这松萝茶。外人都喜阳羡雪芽之清香,我却独爱松萝之苦涩。若不曾尝过这苦涩,松萝之甘甜醇和怕是难以品尝。”

崔逊闻言一怔,半晌后才发觉沈昭说这话实则是在劝慰他。若无昔日之苦涩,何来日后之甘甜?

原先季方平尚在之时,季桐不过一纨绔子弟,整日声色犬马,不思进取。而自打季方平流放之后,季桐心中虽悲愤欲绝,却再无往日之恶习,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于季桐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他当即笑了笑,朝沈昭略一拱手,“多谢余兄指点。”

沈昭闻言亦是淡淡一笑,“我不过说了句喜欢松萝茶罢了,何来指点之说?”

明明是欲令他开怀,往却季方平之事,嘴上却不肯承认。

崔逊心道这余少明还真是个妙人。知晓她不愿多谈此事,倒也不反驳此言。随即笑道:“自入京后,我还未登门拜访,亦未感谢余兄这一路的援助之恩,还望余兄宽宥则个。”

这是在说他先前在金陵遇险,被沈昭安排的人救了。以及此次回京,沈昭安排的人一直尾随相护之事。

沈昭有事相求,护他理所当然,又因住在沈府,行事多为不便,自是不能让崔逊上门拜访,又谈何怪罪之说,更说不上宽宥。

她当即笑道:

“崔兄来京是为沉心读书,此等琐碎之事,自不必挂怀。眼下,崔兄再国子监读书,可还适应?若非我身份不便,倒真想如崔兄一般入国子监读书。”

崇仁皇帝虽未下令不许余家子弟读书,可国子监毕竟不同于寻常学府,此处又是真正的天子脚下,余家子弟又哪敢张扬?

自是要微小谨慎才行。

他随即意味深长地笑道:“既如此,余兄便该留在豫东学府,何苦跑到这危机四伏,狼潭虎穴般的京师来?”

这便是询问沈昭之意了。

沈昭倒也不欺瞒他,只似是而非地笑道:“京师虽凶险,可却是国朝之繁华富贵地,多少人趋之若鹜。所谓富贵险中求,不正是此理。”

崔逊听闻,却道:“以余兄之心性,哪是求个繁荣富贵这般简单?”

“亦不过是世事所迫。”

沈昭略微无奈地摇了摇头。

崔逊便不再同她打哑迷,而是直截了当地问道:“不知余兄今日寻我过来,有何要紧之事?”

沈昭也不扭捏,随即说道:“我先前让人捎话给崔兄,问及季家与令尊之恩怨,以及当日劫持之真相,崔兄说是日后再给我答案,不知眼下可有?”

其实不用沈昭说,崔逊也清楚她之意。

这件事他事后确实又去询问了世叔,对方无奈之下,同他提及了当年之内情。也正是知晓内情,他对季桐虽有愧疚之感,却从未后悔置季方平于此地。

他随即将自己所知说了出来。

“……崔家在福建一带是有名的船匠,我父亲更是将祖辈的手艺发扬光大,他造的海船尤其坚实,只是有禁海令在前头,海船便造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