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当年隐秘(2 / 2)永明纪事首页

直到季方平找上门他要出海,必须要坚实的海船。我父亲应了下来,但是出海一事,实在过于凶险,父亲怕泄露出现,不敢大意,但又想尽展自己所学,便让崔家渐渐隐于人后。”

这些事,沈昭当初在金陵时,便已打探清楚,因而崔逊说出来后她并不意外。

只等着崔逊接着说下去。

“……我原先一直以为父亲因造的船不如季方平之意,或者是不小心将季方平私运一事宣扬出去,才遭其灭口的。

直至前些时日,我才发觉,原来季方平要灭我崔家,是因我父亲不小心听到了季方平与其幕僚的谈话,知晓他出海不是为钱财,而是为寻一物。”

沈昭闻言,神情一变。

“究竟是何物?”

崔逊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问道:“余兄可知国朝初建之时,大儒宋延之为何要向太祖陛下献八策?”

宋衍八策平天下。

此事沈昭自是知晓,她当即说道:“宋衍出八策自是为稳固大周江山。”

哪知崔逊听闻却微微摇头,淡淡地笑道:“余兄此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不待沈昭说话,又接着道:“宋延之当年还说过一句话,大周建朝,无重器,气运难存,国将不稳,遂献八策以平天下。”

沈昭闻言,神情顿时大变。

无重器?

何为重器?

孕育一国之气运的玉玺。

她竟不知慕容氏手中原来并没有流传千年的国玺。

当年慕容靖摄政之后,大楚朝的一切事物便皆由其打理,当时皇宫大内他何处不可去?便是御书房也是来去自如,那国玺又怎会不在其手中?

除了京门之变时,他招诸位公侯进京,将其斩于宫门前。时下众人皆知大势已去,人心惶惶,以致混乱,没有全权掌控之外,其余时候都是在慕容靖的掌控下的。

她不由得仔细回想当年之事。

似乎还有一次,慕容靖没有全权掌控皇宫。

那便是京门之变后,次年三月,朝臣上书要求慕容靖取而代之之时,宫中起火,人人为保命,四处逃亡,便连她所附身的建兰都被人打翻在地。

而她即将飞灰湮灭之时,似乎还听到了沈安的声音隐隐传来……

莫非就是那一次,沈安进宫拿走了国玺?沈安竟有这么大的本事?不是说他向来纨绔,不理世事吗?可唯有如此才解释得清。

因为唯有这般解释,才能说明沈家为何要一直隐姓埋名至今。若是让人知晓如今福州沈氏就是大楚沈家之后人,甚至握有国之重器,只怕会招来灭顶之灾!

沈昭不禁被自己想法吓到了。

难怪沈凤忱他们这般警惕,换作是她,也只会比他们更加警惕。看来往后若是有机会,还要同沈凤忱单独见一面才是。

她稍微收敛心神,随即问道:“依崔兄之意,莫非季方平所寻的就是那国玺不成?”

崔逊点了点头,道:“确实是国玺,听他们之意是当年国朝初建,天下尚有动乱。而前朝余孽则借机逃往海外,并且定居,他们料想那些人手中定是握有国玺,因此才多次寻找。”

沈昭心里忍不住惊讶起来。

季方平所行之事定是奉了程濂之命,而程濂又跟魏国公有勾结,而且还用私铁铸兵器,又是暗寻国玺,又是私造兵器的,他们这是要造反吗?!

沈昭忍不住皱眉。

崔逊便道:“我所知之事便只有这些,余兄仔细想想罢。”

沈昭闻言,便回过神来,又问道:“那罗浮教之事……崔兄仍旧不甚了解吗?”

崔逊摇了摇头,道:“我是教外之人,根本不了解情况。即便是我世叔,也不过听他们之命,对他们之事亦不甚清楚。不过一个江湖帮派,余兄何须过多在意?”

沈昭可不像他这般大意,当即就道:“这可是敢劫富济贫的江湖帮派,我自是要重视。”

崔逊并不反驳。

沈昭便接着说道:“当初劫持季桐之时,罗浮教费尽心思,倒最后却只索要了钱财,想必非崔兄所愿。不知崔兄心中对罗浮教所为可有怨言?”

崔逊闻言神色微变,他自是清楚这里头另有隐情,只是世叔不欲他身陷其中,便无从得知。眼下余怀昭却问出这样的话来。

他沉吟了片刻,继而缓缓说道:“虽是江湖帮派,可自有其规章制度,他们行事我不可置喙。”

沈昭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显意味深长。她清楚怕是难以问出什么话来,当即便笑道:“多谢崔兄解惑,多有叨扰,还望崔兄见谅。”

“举手之劳罢了。”

崔逊微微一笑。

一时间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