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日理万机不如闲(2 / 2)魂穿汉灵帝:数说三国首页

以前汉灵帝就懒得召开廷议。

他是直接授权给尚书台来处理,甚至是三公九卿和各郡已经给出处理意见的备查奏议,尚书台都可以有不同意见,最终也必须按照尚书台的意见来处理。

尚书台是汉光武帝设立的机构,办公地点在宫禁之内。

尚书台的尚书官阶只有六百石俸,位轻权重。

这种权利当然是皇帝给的。

皇帝不给,那尚书台就只是收发文件的机构。

如果皇帝都给,那尚书台代表的就是皇权。

尚书台有四位尚书,分别负责公卿奏议、郡级奏议、县级奏议和外域奏议。(《后汉书·百官三》:成帝初署尚书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

尚书台的负责人是尚书令,领千石俸。

黄巾之乱爆发后,汉灵帝以何进为大将军守卫洛阳,皇甫嵩、卢植、朱儁兵分三路剿灭黄巾,此时曾三任尚书令的刘陶因避嫌被迫辞任尚书令,十常侍顺势掌控了尚书台。

尚书台自此没有再设尚书令,十常侍甚至直接认命宦官为尚书,其他尚书未经皇帝征召皆不得进入禁宫。

历史上,下一任尚书令是在董卓掌权后,由被征召为太仆的王允担任,王允很快又晋升三公,兼任尚书令。

卢植已经卸任尚书之职,尚书台现在全部都是宦官。

这也是我刻意为之,等十常侍出京后,再慢慢调整。

这些宦官尚书负责处理那些需要皇帝审阅的奏议,也会审查公卿、郡县处理后备案的奏议,而且地方官员的认命都需要经过尚书台的同意才能公布任用。

以前汉灵帝不理政事,又极度信任宦官,连正经的廷议都没有开过几次,完全沉溺在自己的欢乐世界之中。

十常侍一时权倾朝野,大将军何进都只能同流合污。

这次将十常侍安排去忙鬻爵计划,尚书台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经过五年多的运转,这些尚书台的宦官已经熟悉了工作流程,除非很重要的事情才会去请示十常侍。

我花了一上午看完五个奏议后,心里其实挺能理解以前汉灵帝的选择,毕竟这些奏议里的大部分问题实在是太棘手,再不然就是一些建议皇帝去做的事情,立意都很高。

汉灵帝当时卖官鬻爵正开心,玩得更是开心,而公卿太守县令们肯定是建议他不要再卖官鬻爵,不要再淫乱无度,说白了就是让皇帝要清心寡欲,做个儒学经义下的圣人。

显然汉灵帝并不想当圣人,连个明君都算不上。

我当然也做不了圣人,更没有嬴政、刘邦那种变态的日理万机能力,而且我也不想做圣人。

我顶多看下奏议,尽皇帝的义务,能做个明君就不错了。

我也不敢轻易给处理意见。

毕竟我不是在这个时代长期生活过的人,内心的很多想法都可能会不合时宜,如果强行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

我必须尽可能的让自己融入这个时代,而不是标新立异。

这次的鬻爵计划是建立在卖官鬻爵之上,土地契约也是参考两晋时期开展的土断之法,再结合身份制度演变而来,皇甫嵩、刘虞他们更是检验了很多次,整体上没问题我才敢在皇宫之外开始尝试,如果河南郡的试点失败,就会停止这个计划。

儒学刑法更像是儒学的一次整编,儒学民法也一样,创造性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尽可能在儒学框架内做法学的事情。

唯一比较创新的可能还是四方军区的建设。

这个也是因为我身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极度缺乏安全感,一心想将洛阳城打造成铜墙铁壁。

我还想沿着虎牢关、大谷关、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修一圈小型长城,直接将洛阳城给围起来,安静的当个圈养皇帝。

当然这个长达上千里的城墙,肯定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也是天文数字,必须慢慢来。

我现在既然不敢轻易给意见,自然只能学汉灵帝继续让尚书台给意见,只是这些尚书台给的意见,我都会看一下。

只要不是处理得太离谱的,我都不会过问。

至于更换尚书台的尚书,或者认命新的尚书令,都必须等到十常侍出京后才会逐步开展,避免激化出利益矛盾。

我现在的处事原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合理让渡权利。

目标是明年八月的殿试,看看能不能捞到几条大鱼。

我知道的一些历史牛人,也一直在想办法找到他们。

合理的让他们担任一些的官职,循序渐进。

毕竟伤仲永的情况随时可能会发生,我可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折损了英才,而且还是历史上曾经成功过的英才。

尽可能的给他们创造条件,顺其自然的发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