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杨广论文(2 / 2)吾兄程咬金首页

“你醒了?我还打算让你多睡一会儿呢,知道吗,我昨天晚上去干了一件大事儿。”老程笑道。

“瞧你那得意的样子,快说给我听听。”

老程便把他夜探山庄和齐王府的事,向程咬银诉说了一遍,又把向氏的那封书信递给了程咬银。

程咬银仔细观看了那封信之后,点了点头,说:“哥,真有你的,这次你立了大功一件。”

程咬银起床,洗漱了之后,对老程说:“我要进宫去面见皇上。”

隋炀帝的书房。

隋炀帝想起了征伐吐谷浑,把河西走廊纳入大隋的版图,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又在张掖召开万国盛会诸事,感慨万千。

因为这些都是千古明君才能做到的事儿,他却做到了,突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这首诗场面宏伟壮观,表现出一种凯旋的无限喜悦,通篇表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政治氛围和帝王情怀。

隋炀帝写完之后,问程咬银:“你看朕的诗和书法如何?”

“陛下的诗和书法自成一家,必定会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程咬银说。

隋炀帝自负地说道:“世人只知道朕曾经率五十余万大军平定南陈,是个马上皇帝,却不知朕也很喜欢诗词歌赋、文学和书法。

我之所以能成为皇帝,不是因为我是我父皇的儿子,而是因为我足够努力,无论文的,还是武的,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和我相比?

就算我亲自参加科举考试,也未必就会输给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儒生。

就拿卢思道、杨素、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他们几个来说,可以称得上文学上的泰山北斗了,可是,谁又比我强呢?”

虽然隋炀帝这话说得有点狂傲了些,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在文学,诗词,绘画和书法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是有些夸张,他自成一家,也确非常人可比。

“我听说,卢思道的《从军行》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有贞刚之气;而杨素的《出塞》,表达出一种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也堪称极品。”

杨广听了之后,哈哈一笑,说道:“他们俩的诗虽然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但是,境界还是不够高远、宏大,甚至有呜咽之音,这样又显得不够乐观。

作为人君者,像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不让人读书,企图在思想上禁锢人们,留下千古的骂名;

汉高祖刘邦粗俗不堪,不善于学习,动辄骂人,每当见到儒生,就把他们头上的帽子摘下,向里面撒尿,加以羞辱,作为一位开国君主,有此等行径,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

唯有汉武帝文治武功,均有建树,可是他却不敢踏过黄河,去亲征匈奴,留下千古的遗憾。

唯有朕,文武兼备,平定南陈,亲征吐谷浑,在张掖召开万国盛会,这些必定会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程咬银听了之后,虽然觉得隋炀帝说得有点夸大其词,但也基本属实。

“再说朕花大力气修建长城,你是否赞成?”

“在秦朝时,秦始皇曾经调集数百万民工,修建万里长征,曾经一度把匈奴人挡在长城的外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保护了中原不受侵犯。”

“你说得没错,那些游牧民族,天生擅长骑射,这是他们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们汉人没法和他们相比。

因此,朕又把长城加固,加长,要把那些游牧民族永久地挡在长城之外,可是文武百官和天下的百姓,很多人都不懂得朕的良苦用心。”

“陛下心系天下,加固长城,这本没有错,但是,要量力而行,比如说,凿通大运河,修建东都洛阳,显仁宫和西苑等,这些都是巨大的工程,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无法计算。”

“朕有多大的家业,朕心里有数,”隋炀帝说,“你说要到狱中去拜访慕容顺,你去了吗?”

“去了。”

“那他都和你说了些什么?”

“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希望陛下能把他从狱中释放出来,让他重新获得自由。”

“因为你替他说情,我不杀他,已经是够客气的了,怎么能再放了他呢?

你还是太年轻了,斩草务必除根,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残忍。”

“陛下,我请求出使西突厥。”程咬银躬身施礼说道。

“哦,说说你的理由。”

“自古以来,两国交战,先礼而后兵。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

隋炀帝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好,朕同意,你有什么要求吗?”

“陛下,我没什么要求,只要把我哥、单雄信、尤俊达、齐国远等人借调给我就行了。”

隋炀帝一听,心想程咬银要借调的这几个人,原本都是绿林中人,对于朝廷来说,也没什么损失,于是,很痛快地便答应了:“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