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双向选择(2 / 2)一寸余心首页

虽然钱余报考的专业是生化与分子,但学院并没有硬性要求,规定考生只能在本专业内选择导师。

为了让每一位考生,最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实验室,学校也算是多尽了一份力。

鉴于在前两场面试积累了部分经验,钱余在发育组发挥得最好——英文文章阅读流利、翻译准确,回答问题也干净利落,给尹学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两人“一拍即合”。

“我也只是运气好罢了。”

钱余对于自己当年“找导师”的表现,其实是不满意的。

“你们想想,我参加了三个专业组的面试,若是最终都没有导师招我,那我要怎么办呢?”

钱余又补充道:“对于学生来说,‘广撒网’或许算是一种‘策略’。但你们如今也接触了不少实验室,应该能够明白——其实对于导师而言,他们最喜欢招的学生,是那些能够了解实验室‘科研方向’的考生——知道导师在‘研究什么’,明确导师的‘科研想法’,并且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当年考研的时候,我要是能有这么深刻的‘觉悟’,或许就不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了。”钱余笑着发出了感慨。

虽说钱余也看过一些导师的文章,但他也只能算走马观花,头脑中根本连不成体系。这就像地图上有几个孤零零的坐标点,但是点与点之间却没有相通的道路。

“钱老师,您现在也是导师了,应该用‘我们’,而不是用‘他们’这个‘第三人称’啦!”

钱余表示赞同:“说得有道理。”

“哈哈——”

“但是我觉得,只做到‘研究兴趣’的‘契合’还远远不够。”钱余摇了摇头,“学生能不能认同导师的指导方式,导师能不能和学生处得来……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

学生也点了点头:“我记得我来面试的时候,甚至有导师问我是什么血型和星座的。”

可明确了星座和血型,两人就一定合得来么?

“这听上去……就像是在‘开盲盒’呀!”

钱余不免苦笑:“可不是嘛——对于学生和导师双方而言,都是‘有风险’的。在今后相处的几年内,一旦两人起了矛盾,那么双方都不会好过。”

学生问道:“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么?”

办法当然有——可以让每一位新生,在学院各个实验室之间轮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科研团队,我们称之为“Rotation”。

与此法最为接近的,是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于各重点科室做轮转。通常几个月轮换一次,便于医学生积累临床经验,同时寻找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科室,让他们顺利成为一名专科医师。

实验室轮转也大致如此。

“国内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所,早就开始实行这个制度了——在一段时间内,让研一新生先去感兴趣的实验室做实验,如果学生和导师双方都满意,就可以定下来,直接开展后续实验。”

“如果有一方不称意,譬如新生最终对课题不感兴趣,或者导师无意招收该生,那么该学生就继续进行轮转,直至他找到合适的实验室为止。”

在钱余看来,如此操作,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双向选择”。

在国外,研一新生进行实验室轮转,通常是必经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在不停地更换课题组。

“这有点像公司对员工实行的‘试用期’制度——虽然员工最终能否‘转正’,用人单位占据了更多的主导权。但若过了一定的短时限后,两者无法‘情投意合’,那么单位和员工都能恢复‘自由身’,不至于出现‘死绑在一块儿’的局面。”

钱余紧接着叹了一口气:“只是这个制度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上级领导的政策支持,到各导师课题组、实验室的全力配合,又不能影响实验室现有课题的开展,还需要每位新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像我当年考的那所重点高校尚且做不到,更何况其他的普通院校呢?”

钱余如今就职的这家研究所,也从未制定过轮转政策。对于从外面考进来的学生而言,他们自然要面对“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的局面。而对于导师来说,自己能否与学生和睦相处,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只有真正进入实验室,双方共同工作,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做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钱老师您说的,听上去像是个较为‘理想化’的情况——可在这现实当中,怕是很难实现吧!”

钱余点了点头:“确实很难。要是大伙都有‘适应期’,恐怕现在啊,就不会有那么多吵着要‘退学’的学生,也可能少了一些‘上下反目’的现状了……”

“唉——”三位学生纷纷叹了口气。

钱余也不禁扪心自问:

若是有一天,他也遇到像东子那样的学生——不认同自己的科研理念,或者对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有异议,那他会如何处理呢?

钱余并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