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24.8.10-宝塔赎约(1 / 2)赚够三百收手首页

清同治二年之际,太平天国骁将小笛统率义军自川北挺进陕南,沿途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山阳县、镇巴县、石泉县、西乡县等共计四十五座城池,其锋锐直指洋县。洋县知县玉大人闻讯小笛已据西乡,预感太平军兵临城下之日近在咫尺,遂紧急召集僚属共商御敌大计。王伐总领听完玉知县陈词,豪迈地挥臂言道:“大人勿忧,我王伐多年镇守,非等闲之辈。待长毛贼至,我必亲率精锐出城,擒其首领,斩敌数百,令贼寇知难而退,如此,我等亦可建功立业。”他继而补充道:“洋县自古乃唐至明中期之州治所在,城墙坚固,守备森严,坚守旬月绝非难事。待汉中府援军一至,危局自解。”田团练亦附和道:“玉大人莫先自乱了阵脚,本县尚有精兵千余,皆英勇善战,皆盼一战成名。”尽管二将言之凿凿,玉知县内心仍忧虑重重。

会后,玉知县一面督促王伐总领与田团练加紧军备,增派兵力加强城防;另一面则密令师爷李锐暗中将家眷及所敛财物转移出城,妥善藏匿。布置甫定,小笛麾下三万大军已兵临城下。玉知县与王伐总领率五百士卒及团练勇士,勉力抵抗着城外那多达一千五百人的义军。然而,初战交锋,清军便显颓势,义军如猛虎下山,攻势凌厉。尽管守城将士奋力还击,但敌我悬殊,城防渐趋危急。

玉知县虽高声鼓舞士气,誓与城池共存亡,然不过两时辰,城外箭雨如织,已致二百余守军丧生。加之义军动用抛石机、小型火炮等利器,守城伤亡更为惨重。苦撑半日,夜幕低垂之时,玉知县趁乱开启北门,仓皇出逃。主将一走,军心涣散,再无斗志。夜半,太平军发起总攻,至天明,东门、南门相继告破。太平军涌入城中,迅速肃清王伐总领及残余清军,洋县遂落入小笛之手。然而,城内已是人烟稀少,仅余老弱妇孺,皆因太平军威名远播,尤其是小笛之残暴,令人闻风丧胆,年轻男女更是早早逃离,以求避祸。

闻讯之下,众人惊恐万状,纷纷逃遁至城外山岭间以求庇护。据传,东城门旁老东街的一间饭馆内,庄明基老板一家也已匆匆撤离,唯余年逾五旬的掌勺大厨赵厨子,因心系次日王财主寿宴所备的十二桌盛宴,不忍弃之不顾,故而滞留。他深知一旦逃离,这些精心烹制的佳肴将付诸东流,实属可惜。

时值城门紧闭,逃遁无望,赵厨子索性放下心防,决定享受这意外之食,权当人生最后的盛宴。他悠然自得地品尝着佳肴,手执黄酒,啃食鸡腿,坐于门槛旁,边饮边食,不觉间醉卧于石桌旁,直至梦醒时分,小笛的义军已悄然入城。

小笛策马巡街,满目皆是紧闭的门户与空寂的街道,唯有赵厨子的饭馆灯火通明,显得格外突兀。他下马询问,赵厨子应声而出,二人对话间,小笛的平和让赵厨子壮了胆,直言不讳地道出百姓逃散之因。面对小笛关于为何不逃的询问,赵厨子以问心无愧、生活清贫为由,坦然相对。小笛听后,赞许其正直,并阐明义军只诛恶不扰民的宗旨,赢得了赵厨子的信任与感激。

赵厨子主动邀请疲惫的义军入内用餐,小笛欣然接受,率众将士饱餐一顿。餐后,小笛不仅未取分文,反而慷慨解囊,以银两相赠,以示对赵厨子善意之举的回报。

随后,小笛率部张贴安民告示,鼓励百姓归家。随着官仓的粮食被分发给穷苦民众,小笛的仁义之举迅速赢得了民心。他不仅亲自分发粮食,还鼓励百姓相互宣传,一时间,城内城外的人们纷纷涌入,虽衣衫褴褛,却满怀希望。

面对日益增多的贫困人群,小笛更是加大了救济力度,派遣士兵搜寻并开启大户粮仓,将粮食分配给急需的民众。经过十多日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穷人得到了帮助,但饥饿的阴影仍未完全散去。于是,小笛又着手寻找更多的富户,希望通过他们的力量,进一步缓解百姓的困苦,并同时筹集军需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连续探访几位富户后,小笛并未能筹集到多少急需的钱粮,心中不禁焦急万分。一日,他再次漫步至赵厨子所在的街巷,恰逢赵厨子独自坐在门槛上悠然地抽着旱烟。小笛上前亲切地打招呼,赵厨子见状,连忙起身相迎,热情地将他拉入饭馆,提议为他制作油饼,并泡上一壶好茶以解烦忧。小笛婉拒了喝茶的邀请,坦言自己正为筹集军资之事忧心忡忡。

赵厨子听后,关切地询问缘由,小笛便将自己的困扰和盘托出。赵厨子听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向小笛透露了城西谢村与城南江北有几户极为富有的财主,尤其是刘财主与梁财主,家财万贯,良田广袤,且在多地拥有产业,金银财宝不计其数。他回忆起自己曾为这些财主办宴的情景,言辞间满是对其奢华生活的羡慕。

赵厨子进一步建议小笛向这些财主筹措钱粮,小笛听后,眼睛一亮,连声称妙。正当他准备采纳此策时,赵厨子又压低声音,提醒道:“将军,若他们不愿慷慨解囊,您或许可以考虑城中的另一项资源——那些历经千年的古迹与珍宝。古扬州作为曾经的州城,底蕴深厚,或许能从这些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中找到筹粮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