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记(1 / 2)太清引首页

缘起:

这个故事在我的内心深处盘桓了多年。楼兰古城忽然之间的消失,究竟是如亚特兰蒂斯古城、庞贝古城一般毁于一场天灾,还是像巴比伦古城、雅典古城一样灭于一场“人祸”?历史不可详考,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猜测和幻想的余地。《穆天子传》中记述了周穆王西征,在瑶池与西王母相会的爱情佳话。西王母的瑶池设在昆仑山,周穆王曾派三十名兵将守卫昆仑山,而昆仑山下的珠泽(罗布泊)则是楼兰古城的母河,孕育着整个楼兰城。我一直在想,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即楼兰古城一带归西王母所辖,周穆王为了保护昆仑山不受其近旁的楼兰国进犯,为了保护西王母,才派兵守卫昆仑。遂我在落笔时,赋予了故事的缘起之地楼兰古城以神话色彩。楼兰王国,在历史中,因为弱小而一再步入“弱肉强食”的困局,王炳华在《楼兰尼雅》一书中,对楼兰古城的历史实况进行了文字还原。作为参考,我在故事的楔子里借助丹丘子之口和楚凤歌之口所阐明了故事的背景:

丹丘子:

“话说当年高祖北战匈奴,而后大败,险些成了那冒顿的阶下囚,而战败的代价便是求和,求和的前提是和亲和岁奉。此后,絮、缯、酒、米等物源源不断地入库西域,这流出去的,可都是些货真价实的东西啊......”

“在冒顿陶醉于他成就的霸业之际,给文帝送去一纸信函,宣称以天下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赤裸裸的挑衅一再激发着汉室对匈奴的仇恨,但文帝自知眼下的国力不足以抵抗匈奴,只得采取保守的态度,继续与之进行和亲和岁奉。再说那国之岁奉,明面上是匈奴国一国的,其实却是西域二十六国的体量,这俨然已非汉室国力所能承担。既然国力无力承担,便免不得从民脂民膏里刮取,由此一来,民怨载道。而那楼兰国虽未主动进犯,却像看家之狗,视强而依,在匈奴和汉室之间左右跳窜,最是可恶。”

楚凤歌:

“当年二十六国的岁奉,其实是匈奴和汉室之约。而匈奴得来的岁奉,说是各有其余国家一份,实则大部分都被匈奴一国悉数揽入库中,分到其余各国手中,只有零星一点。但周边诸国,都碍于匈奴国的实力,不曾为此生事。楼兰国为了生存,也只能依顺匈奴,一时间受尽了窝囊气。”

“那汉室曾有一人,名叫王恢,曾俘虏了当时的楼兰王,但是他不因曾在楼兰国受过攻劫而与其结私怨,趁机加害楼兰王,而是凭着一个好口条说服了楼兰王归降汉王朝。但这却引起了匈奴的不满,出兵征伐报复楼兰国。楼兰国势力弱小,又夹在汉王朝和匈奴中间,只能委曲求全,两边都买好。后来,匈奴人在楼兰国的境内斩杀汉室来使,汉室却不明就里,把账全算在了楼兰国的头上。唉,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小说不是历史,历史注重纪实,小说却要由虚构来连贯前后的逻辑,这里,我尝试通过丹丘子的视角,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解读楼兰王国与天庭之间的关系——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通过楚凤歌的视角,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上看待楼兰国的处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而故事核心思想的灵感则来源于“巴别塔之乱”:当时,人们着力于构建一个“人本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上下一心,合力建造了一座通天的巴别塔,耶和华则视之为野心,野心会让人骄傲,骄傲会让人悖逆神的旨意。因此,这些建塔之人犯了“越轨”和“悖逆神”的罪,从而耶和华变乱了人类的语言,让他们从此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猜疑,因猜疑而产生隔阂和芥蒂,人类从此再也实现不了“通天”的理想。“巴别塔之乱”的典故又与中国古代的“大同世界”无法实现的深层含义暗合,其现实根源在于人性的一分为二,善恶共存。因而,《太清引》这个故事的楔子,放在历史的视域中,侧重于揭示着“强极则辱”和“万物小得盈满”的道理:自古天压着地,高压着低,对“天”来讲,“地”上怎能有一座城池与天宫媲美?覆灭是楼兰王国历史的终局,更是天道的必然。而《太清引》这个故事的正文,放在玄幻小说与志怪小说的体裁下,侧重于通过主人公在复杂人性和自身理想的矛盾中,探索切实可行的出路,追求自我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的共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及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其一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其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其三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宇文胜和沈弗霜都介于第二重境界和第三重境界之间,他们还在不断地调校自己和探索未来。

关于小说名称《太清引》,我的思路则来源于故事的思想背景和人物背景。首先,故事以音乐起兴,“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故事的主人公宇文胜和沈弗霜都精通音律,“太清引”是词牌名,又作“太常引”,词的载体是音乐,这便是故事题目形成的因缘之一。其次,“太清”是“天”的别称,也是道教的术语,故事始于天庭神话,这是故事题目形成的因缘之二。

架构:

玄武城类似于一个城邦。在瑶池幻境中,五行属水的一座城,水是生命的起源,亦有“河图洛书”作为文化起源的证明,因而玄武城这个故事发生地象征着“希望”和“新生”。城主尉迟屠的权力覆盖了九夜司、摄政司和文通司。九夜司相当于玄武城的公检法部门,司主凌华,摄政司相当于玄武城政治部门,司主时亳,文通司相当于文联、教育部门,因为小说情节的缘故,没有设计文通司司主的人物形象。而银安河的紫音舫,则是一艘公家的画舫,舫主曹猗兰。九夜司下辖部门有清案府、刑机府、义府和册府。清案府相当于民事法庭,刑机府相当于刑事法庭,义府相当于立案庭,册府则相当于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