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体制问题(1 / 2)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首页

「最后一个原因是胡亥以及秦朝体制。

胡亥即位后干的事,我们来总结一下。

一,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王室宗族离心离德。

当初秦朝还未统一时,秦孝公有兄弟赢虔,秦惠文王也有兄弟嬴疾跟嬴华,秦昭襄王也有好几个兄弟。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嬴氏宗族虽然与历代秦王之间都存在不少矛盾,但他们依旧给了历代秦王非常大力度的支持,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二,囚禁并杀害蒙恬蒙毅,自废武将系。

蒙恬是当时威望最高的统帅,连武城侯王离在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的时候也只是担任蒙恬的副将。

蒙氏从蒙骜到蒙武,再到蒙恬,三代全是武将。

胡亥杀了蒙恬就相当于是自己灭了一个王朝的武将世家。

三,杀了冯去疾、冯劫、李斯,自废文官系。

冯去疾是右丞相,李斯是左丞相,冯劫是御史大夫,这几个重臣全被胡亥杀了,整个国家的管理机制直接崩坏。

再加上李斯受刑的时候,他儿子李由还在外面平叛,仗还没打完,自己父亲就被处死,还被夷三族,这件事也让不少官员寒心。

四,巡游途中不分青红皂白诛杀异己,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官吏不忠秦。

五,拒绝发兵增援章邯,彻底毁了秦朝的最后一丝希望。

章邯杀了项梁后,与项羽的巨鹿一战惨败,请求朝廷增援时,胡亥跟赵高猜疑,担心章邯拥兵自重,最后拒绝发兵增援。

除了胡亥做的事,赵高指鹿为马,也杀掉了一大批忠臣良将。

而秦朝从秦始皇开始,就一直强调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所以国家的最高权力全都集于皇帝一身。

当初赵高能顺顺利利扶胡亥即位,后来又掌握大权,就是因为秦朝时期,秦始皇一死,官员们多数都会只听秦始皇的遗诏。

后来胡亥即位,所有的权力又集中于胡亥这个秦二世身上。

所以赵高想要掌握整个秦朝中央的政权,就只要搞定胡亥一人就可以了。

这也是李斯后来为什么只能频繁给胡亥上书的原因,没有胡亥下令,他就不能动。

胡亥在位期间对官员的侵袭斩断了秦帝国与官僚集团之间的利益纽带,直接破坏了秦朝统治的基础。

所以底下的官员们个个明哲保身,基层的官员们纷纷走上反秦的道路。

而秦朝自商鞅变法以后,严苛的法令制度保障了秦王各项命令的畅通。

同时又加强了对百姓的思想控制,即不能质疑、甚至不能有任何对君王的言行、政策等不好的想法。

在这样一个君主专制,又能高效运作的体系中,秦朝最后实现了统一六国。

但这样的体系却有着一个致命的问题。

秦朝不同于后来的朝代,秦朝没有外戚势力,也没有世家势力,有的武将、文官也因为高度执行皇权下达的命令最后纷纷死亡。

否则就赵高一个人,怎么可能就凭拿捏了一个胡亥就敢在朝堂之上肆意妄为。

这样的王朝,这样的朝堂,就注定了它的管理必须要有一个明智的国君。

因为整个国家都必须听命于国君一人,国君不发号施令,下面的官员就不敢有任何作为。

如果国君是秦始皇那样的工作能人,国家机器就能高效并正常运转。

而国君换成了胡亥这样的二傻子以后,国家机器只会停摆,最后带着王朝走向灭亡。

除了中央体制,秦朝的灭亡还跟它对地方的管理政策有着离不开的关系。

在秦始皇修帝陵、修宫殿、修灵渠、连长城的一连串大项目中,还有秦二世在位的三年,我们会很神奇的发现秦朝居然没有发生大饥荒。

至少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所以秦末的农民起义跟其他时期的农民起义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不是因为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无立锥之地,又或者因为大饥荒导致农民吃不上饭才发生的。

我们熟知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就是因为大雨阻断,导致无法按期到达,然后他们害怕失期当斩的法律,最后才决定起义的。

这里关于失期到底会不会被斩,我们不做深究,毕竟目前已知的秦律中,《徭律》中关于失期的惩罚,只是一些惩罚性措施,并没有说要斩首。

但也有学者说这《徭律》适用于徭役,而陈胜他们是去渔阳屯戍的士兵,应该按兵役的律法来惩处。

这军法无情,然后秦没有统一以前,国土面积小,会采取这样的政策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管失期当斩是不是真的吧,我们可以从这件事中看出来,秦朝的管理政策已经不适用于这疆域突然变得辽阔的王朝了。

陈胜他们是从安徽境内出发,去北京密云地区屯戍,这一路有一千多公里,徒步走的话至少要花上一到两个月时间,而且中间还会存在大量的意外因素,整件事情的本身就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期限规定他们按时到达。

除此之外,这样的超长行程在以前的秦国是几乎没有的,或者说很难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此当国土面积扩大的时候,很多过于严苛的律法就已经不适用了。

即秦朝的管理手段没有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这一点还体现在秦朝对楚国以及赵国、燕国土地的管理上。

秦朝统一六国以后,就要承担起楚国以前面临的百越、南蛮以及燕赵面临的匈奴问题。

当初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合当地的改变,以达到更好对付匈奴犯境的问题。

尽管这样做效果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最省成本。

南边的楚国对付百越、南蛮也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

但秦始皇接管这几个国家以后,却没有实际了解跟分析这几个国家的实际情况跟他们以往是如何对付外敌的处理方法,而是直接选择了堆人数,派出大批军队驻扎防守这种效率低又费成本的方法。

陈胜吴广他们那一群人就是要从南边去北边屯戍。

这个过程就必然导致秦朝处理边患问题时成本开销过大,然后王朝又会把这些成本转移到百姓身上,也就是加重对百姓的赋税、徭役、兵役等。

而这也是陈胜手下的周文能一口气打到咸阳一百余里的主要原因,因为秦朝内防空虚。

好了,关于秦朝灭亡的内容我们讲到这里就结束了。

很多实际问题还是需要身处王朝时期的皇帝本人以及大臣们自行观察的,毕竟研究历史的最大特点就是客体永远缺席,越早之前的历史,就越有可能失去更多的真实内容。」

胡亥这个人是真的很荒谬。

听完众人脑海里只有这一个想法。

他干的每一件事都不像是一个正常的皇帝能干出来的。

也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

那赵高也荒谬。

怪不得能教出这么荒谬的胡亥。

这君臣两人可真不愧是师生啊。

大家都明白,这秦朝最终会灭亡的原因太多太多,给后来的朝代也留下了太大的阴影。

如果不是建立汉朝的执政集团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政策都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就秦朝那么惨烈的结局,这郡县制等各种制度还真不一定会被重启使用。

说不准早就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吃灰了。

众人再想到后世人对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评价,这还得多亏了高祖没有大改秦朝的制度。

否则,这千古一帝的名号就不一定落在谁头上了。

什么二傻子,胡亥那是大傻子!

众人反驳,然后……嗯?

没有大饥荒?

虽然秦朝时间是有点短,但好歹也有十几年吧,居然没有大饥荒!?

这是因为秦朝种地的人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