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老套路(1 / 2)儒学狂生之大宋不怂首页

竹溪工坊的人越来越多。上午是半大小子书声琅琅,下午是采石锯木哄哄隆隆。

除了县衙工房的工匠送来的家人子侄,人手不够时也开始雇人。

看着热闹的场景,这是我人生起步之地,务必呵护的幼苗。

可是王益又快要没钱了,眼看着这棵幼苗有可能夭折。王益内心焦急,又一时无法可想。

虽说水车立起来后,石大曾就自主开发了筒车,略有进项。可是市场反应还是太慢了。

在这去趟省城论月记,去趟京城论年记的时代。建州的市场已经快饱和了。还是要挣辛苦钱啊。

古法水泥搞起。玻璃制造搞起。

水泥简单,就是石灰石加粘土和煤矸石。玻璃也简单,就是沙子么。

要想色泽纯度高一点,就拿磁石在摊开的沙子上面滚滚,吸出里面的金属杂质。还省出点铁料钱。

至于玻璃颜色发蓝,那没办法,现在工艺达不到。不过又不做眼镜,望远镜什么的,就是窗户而已,不碍事。

王益现在是能用就行。一步到位是不想了,赚钱要紧。总要给工艺进步留出空间么。

你知道有多费事么?就一块摊玻璃的铁板,铁匠轮流锤了一天,也就锤出来一块坑坑洼洼,方不方圆不圆一尺见方的东西。

王益一拍脑门,蠢了。又不要硬度、强度,锤什么锤。赶紧做个一米乘半米的沙模,倒铁水。

铁匠哀怨的看着王益,东家这是怕晚上的红烧肉有剩么?折腾自己很过瘾。

又让小工用砂石来回摩擦摩擦,直到快要整出镜面效果。

诶,镜子不也是穿越者的标配么,银镜反应是水银覆盖什么来着?

不想了,就做玻璃。现在做出镜子,工艺也保不住。

两个窑工想,这个东家怕不是有病。砖窑撤火封窑不浇水,泥巴石子一起烧,沙子也要烧一窑。

两人各开一窑。水泥烧制时间长,玻璃很快。一个时辰不到,坩埚里的沙子都化了。缓缓倒在铁板上,成了。

王益用花大价钱买的金刚石做成的玻璃刀,按一尺见方裁切。

金刚石也是王益的心中之痛,买完之后才想起,不就是要硬度么,咱铸铁也能胜任,勤磨着点就好了。现在主打一个省钱。

换大炉子,上量。窑工汪大一激动,装了一炉没经过水洗,磁吸处理的原料。出来后,那叫一个五彩斑斓。王益撇嘴,众人却更喜欢。

王益拉上玻璃,带着木工,回到县衙,在东西花厅三家的门厅,书房窗户上折腾起来。广告效益,王益很懂。

看着换好玻璃的窗户,叶,鲁二人也觉好看。同时感慨不知道王益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不说现在流传的竹溪菜,就说那打稻机,风机献上去,最少寄禄升一级。王益却完全没想到的样子,寄托他人做起了买卖,任由图样流传。

挣到的钱,不说买地置业,却大动土木,搞了个工坊。耕读传家。老祖宗的话会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