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赐封风波(2 / 2)履霜操首页

随后几天,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枢密使曹利用被人状告,他的侄儿、赵州兵马监押曹汭酒醉后穿黄衣,让人呼其万岁。曹利用因此被定为谋反大罪,罢免枢密使去地方任职。

这曹利用当年在檀渊之盟议和中立下大功,后来多次平乱,便以勋旧功臣自居,权倾内外。他一向飞扬跋扈,对太后提拔的外戚内侍,乃至张耆也根本不放在眼里,甚至有时对太后的旨意也阳奉阴违。

曹利用被贬伊始,各种举报揭发的奏议纷至沓来,矛头不仅针对曹利用,还牵涉到众多曹利用当年在军营的下属,以及曹利用举荐结交的数十名官员,打击面之广令人咂舌。

鲁宗道虽与曹利用素来交恶,屡屡在朝堂上当面批评曹利用,但他深知曹利用绝无不臣之心。这次广织罗网,分明是内侍集团想抢夺权利,以太后的睿智,怎么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端倪。果不然,皇帝即颁出手诏,不得节外追究,不得过分审讯。

几天后,三司使程琳献上《武后临朝图》,太后将奏章撕碎,掷于地上:“吾绝不为此等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之事!”

看来太后终于认清,她无法和强大的文官集团对抗,而过分倚重外戚内侍,一旦出现如汉朝外戚专权,内侍乱政的局面,她自己恐怕会成为断送大宋王朝的千古罪人。

朝堂背后的波诡云谲,鲁宗道又如何能对林格非一个地方官员明说?然而鲁宗道也无法知晓,那天张耆的秘奏,对太后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她看到以道事君的文官集团,誓死维护赵宋统治的决心。

一番寒暄过后,格非奉上一幅澄心堂纸,这是他多年前花费重金求到的一幅,一直视为珍宝,今天权当诚心向恩师赔罪。

鲁宗道呷了一口黑釉盏中的龙团茶,缓缓说道:“老夫已过花甲,近来身体抱恙,恐时日无多矣,我平生所求只为做一忠实之臣。这澄心堂纸虽为纸中极品,于我为身外之物,文叔当自收之。”。

说罢,鲁宗道步入内堂,取出一副卷轴递给林格非:“文叔之女才情出众,更为人不欺,老夫甚为喜爱。听闻令爱写的一手端庄精劲的“银钩精楷”,今有宋公垂之字帖一幅,特赠予令爱,以资勉励。”

宋绶的书法在时下被尊为“朝体”,当今皇帝赵祯儿时读的《千字文》即为宋绶誊抄,如此馈赠令格非更为惴惴不安,他忙接过卷轴,躬身道谢着。

“文叔,老夫有一言,你务必谨记之。我朝重视教化,鼓励女子读书习文问道,所为明礼修容,然万不可令女子生贵骄之志,当守其正位。”

鲁宗道虽语气和缓,但格非已体味到,恩师在暗责自己纵容女儿,失了治家之道之根本。

他额上汗如豆珠,起身向恩师行跪拜礼,诚惶诚恐地说道:“恩师教诲,门生谨记于心,日后定让女儿勤习《女诫》,恪守妇德。”

鲁宗道摆摆手:“文叔,京城口舌纷纭,你公务在身,早日启程归返吧!”

格非马上明白,幼玉封赐的事已基本定调,看鲁公的态度,也能猜到一二,他起身拜别恩师,步履沉重地回到住所。

幼玉见爹爹回来,忙为爹爹脱去外袍,端上下人准备好的茶盏,嘴角微翘走到父亲身旁,似嗔似笑地说:“爹爹,女儿本以为汴京乃精英荟萃之地,不料此地的人竟见识浅薄,让女儿好生失望。”

若在以往,格非会因女儿的出尘不凡而骄傲,但今天被鲁公的一番话点醒,他不免反思是否太过宠溺女儿。此刻听到幼玉如此评论,他心中不快,沉声问道:“玉儿何出此言?”

幼玉于是将在茶坊的所见所闻一一说来,格非听完,心中更为烦闷,他一改平时对女儿的和颜悦色,冷声说道:“玉儿,此番来京城,你也亲眼目睹了天子威仪,得偿夙愿。你身为林家嫡长女,日后也该多花些功夫在女红茶道上,以备将来相夫教子。”

幼玉一时被爹爹的话噎住,心下委屈,又隐隐感觉爹爹从鲁府回来,听到了一些风声,但她见爹爹一脸疲惫,只好点头称是,怏怏地回了房。

第二天,林格非即令下人收拾好行李,和幼玉踏上归途。他们到家的数日后,一封由皇帝亲自签署的诰命文书到达洪州府,林幼玉被封赐为“孺人”。(注2)为体现皇恩浩荡,皇太后还另赐徽州产的文房四宝,外加白银珠宝绸缎若干。

林格非感激涕零地从知州大人手中接过文书,他清楚,这应该是皇太后和群臣一番较量下来的最好结果。

看完文书的林幼玉,犹如被打了一个闷棍,呆若木鸡。良久,她转身跑回闺房,将那副宋绶的字帖从墙上一把扯下,撕的粉碎,愤然提笔写下: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注3)

注1:原文为柳永《透碧宵》:月华边。万年芳树起祥烟。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端门清昼,觚棱照日,双阙中天。太平时、朝野多欢。遍锦街香陌,钧天歌吹,阆苑神仙。昔观光得意,狂游风景,再睹更精妍。傍柳阴,寻花径,空恁亸辔垂鞭。乐游雅戏,平康艳质,应也依然。仗何人、多谢婵娟。道宦途踪迹,歌酒情怀,不似当年。柳永做此词时间不详,有资料推断是他后期重到汴京时所作,笔者考虑他早期曾在汴京游历过,这里姑且引用。

注2:“孺人”是宋朝赐予官员母亲或者妻子的封号,官员通常为通直郎以上、承议郎以下,通常与七品官员相当。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九》记载,南宋淳熙元年,九岁女童林幼玉参加童子科考试,在考试中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宋孝宗的特别赏识。尽管宋朝并未设置女官,无法直接授予她官职,但宋孝宗仍然决定封她为“孺人”,

注3:原诗为朱淑真《自责二首》其一,用反讽的手法,讥刺世俗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