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关羽的冒险(襄樊之战)(2 / 2)品襄阳首页

具体到三国时期,从襄阳,北上可攻曹魏,南下可取孙吴,西进可伐益州。北方的曹魏政权,想通过襄阳,占领荆州,攻打南方;南方的蜀汉、孙吴政权,想攻打襄阳,以图北方。

二、襄阳所在的南阳盆地自身是“产粮大户”,还是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中原地区、江汉平原的旋转门,四面可入,可入四面,具有极高的经济战略价值。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最终靠的还是综合实力,古今皆然。谁的农耕面积大、生产粮食多、人口兵源多、名相良将多,谁的胜算也就更大。刘表统治荆州时期,治所设在襄阳,也为襄阳带来了大量的人才。事实上,魏晋政权虽然经历了一些战役失败(如著名的赤壁之战、汉中之战、汴水之战等),但最终依然赢得了三国之争、统一了中国,也正是这个根本原因。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西汉共有十二州一司隶(就是首都及附近地区),东汉基本沿袭了西汉的制度,只是地盘略小。曹操的地盘,即使不算荆州北边的襄阳,也包括8个州(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凉州),加上1司隶,尽占全国发达地区,实力远超吴蜀之和。在东汉时期,发达地区主要在中原,所以真正的英雄豪杰也主要在“逐鹿中原”。益州、荆州、扬州之于中原,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可以说,只要曹魏的北方基本盘没有出问题,不犯颠覆性、战略性错误,统一全国是迟早的事情。回到主题就是,占据襄阳,有利于经略稳固以南襄盆地为中心的,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中原地区、南襄盆地、江汉平原五大“产粮区”,甚至是“经济发达地区”。

三、襄阳城三面环水,背靠岘山,且和樊城互为犄角,易守难攻。首先看襄阳城,据测量,襄阳护城河最宽处有250米,平均宽度也达180米,是亚洲最宽的护城河,在冷兵器时代,妥妥的无敌堡垒。再看襄阳城周边,地理也非常复杂,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襄阳南面汉江沿岸多为滩涂、沙洲,敌军无法绕行。如果从南边(孙吴、蜀汉都在曹魏南边)过来偷袭襄阳,也只有两条(襄阳城西檀溪和襄阳城南习家池)非常窄的道路,守城方只需要在檀溪和习家池两处派兵封锁,襄阳城就等于无解。我们重点要讲的一代战神——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围攻数月,也没有攻下襄阳和樊城。再放眼整个襄阳地区,左右是高山峻岭,大部队和骑兵以及辎重运输车辆不能翻越,北面是汉江之险,没有足够的舟船桨手工具不能渡过,而北方士兵又恰恰不善水战。占据襄阳,不仅可以截断汉江进入长江的运输水路,还能够扼住南阳平原和江汉平原咽喉要道,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铁打的襄阳”。

最后,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开阔一些,放眼荆州。据近代著名学者徐益棠先生所著《襄阳与寿春在南北战争中之地位》,“襄阳群山四绕,一水纵贯”。可以说,只要占据襄阳,便能够依靠桐柏山、大洪山、武当山、荆山、汉水等山川优势设防,阻挡北方而来的骑兵、大军粮草行动,挫败敌军。同理,一旦南方势力丢失了襄阳这个桥头堡,就会失去地利,难以进攻北方,陷入战略被动,孙吴政权后期顾此失彼、难以抵御曹魏政权,便是因为如此。

有人问,既然襄阳是“铁打的”,可不可以绕过襄阳,从今天的枣阳、随州一带,也就是从大洪山、大别山西部之间,直取江夏(今武汉)、再下建业(今南京)呢?

不可以!

为什么呢?

主要有三点:

一、攻城略地。古代打仗,遇到城池,将军一般有三种策略:下策是绕城,中策是攻城,上策略地。什么叫略地?就是攻打一个城池,是为了经略一个广大的地区,也就是略地。襄阳正是这样一座打下来可以实现“略地”的城市。打下了襄阳,向北可以经略南襄盆地,向南可以经略荆州。在襄樊战役前期,关羽围困襄阳、樊城(虽然没有打下来),但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考虑迁都,正是说明由南向北,打下襄阳,对于经略南襄盆地、沿“中线”北伐中原的重要意义。我们大胆地做一个假设,一旦曹魏失守襄阳,关羽可经南阳,直奔许都(今河南许昌)。有人问,可能吗?可能!首先说攻打南阳,因为南阳、襄阳分别在南襄盆地的北边和南边,如果从襄阳打南阳,就像一个蚂蚁从一个碗的一边移动到对面这么方便。如果拿下了南阳,至许昌,仅200多公里,距离并不远,且许昌建在一个开阔地上,无山川险要可守,以关羽“刚而自矜”之勇猛、自傲,如果拿下襄阳,完全有可能直捣曹魏的首都许昌。

二、后方安全。打仗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的大后方。我们知道蒙古人在横扫亚欧大陆时,为了确保后方安全,甚至不惜屠城。从北至南,如果“绕城”,一旦被襄阳城的守军彻底封死绕行襄阳至随州一带的道路,前方在江汉平原一带的军队则会陷入前后夹击、无路可退的境地,稍有闪失,可能全军覆没。襄樊战役,关羽被徐晃击败,败走麦城,很大程度就是既没有拿下襄阳,又丢失了江陵这个后方根据地造成的,虽然曹魏的曹仁、徐晃和孙吴的吕蒙、陆逊并不是联盟,但事实上在荆州地区对关羽形成了前后夹击。这个我们后面再细讲。

三、保障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必须解决粮草运输问题。如果绕行襄阳,靠长线运输粮草,非常容易被占领襄阳的敌方切断运输线,导致前方无粮草。敌方无需出城迎战,只需坚守不出,前方军队必然不战自退,甚至不战自乱。

总结起来就是,襄阳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无论从城池、还是从周边、从荆州北部,结合地形、山川有利条件,易守难攻。由于襄阳“四面可入、可入四面”,位于“中线”南北关键重镇,具有极高的军事、经济战略价值,打下襄阳,有利于经略整个地区。

在说清楚了襄阳所处的军事地理位置后,再来看一看打响襄樊战役时三国的局势。

关羽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发动的襄樊战役,在这一年,天下发生了很多大事。

有人总结,建安二十四年这一年,曹操人很难,心很累。这个人就是孙吴名将陆逊之孙陆机。陆机进入西晋朝廷做官,在西晋元康八年(公元298年)以台郎出补著作郎(相当于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编修国史工作),有机会在秘阁(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翻阅旧时的各种文献,有一次读到魏武帝曹操的遗令,其中既有关于政事的指示,也有许多关于家事财产的细碎嘱咐。陆机心有所感,写了一篇《吊魏武帝文》。陆机在说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时慨叹,“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虽光昭于曩载,将税驾于此年。”这一年,曹操确实很累,襄樊战役也几乎耗尽了曹操最后的精力,以至于这位年过65岁的花甲老人在襄樊战役结束一个月后就病逝了。

言归正传。在上文,我们提到,中国历史上,北方政权南下,一般有东、中、西三条路线,那我们就从三条路线来看看局势如何。

在“西线”战场,正月,曹操的表妹夫、心腹重将夏侯渊被黄忠斩于定军山。5月,刘备率军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并称汉中王。汉中这个地方,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刘备从南向北打下了汉中,守,可以巩固益州;攻,可以进取长安,意义十分重大。经此一役,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大增强,刘备个人威望得到了大幅提升(曹操称魏王,刘备称汉中王,与之看齐了),让人看到了“兴复汉室”的希望。6月,刘备派孟达、刘封攻占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房陵、上庸二地,至今都属于不发达的山区,但却战略地位重要,蜀汉政权攻占汉中、房陵、上庸三地,把蜀魏边境向北推进了一大截,增加了自身战略缓冲地带,同时也从汉中至襄阳的汉水一线对曹魏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中线”战场,魏蜀吴瓜分荆州,蜀吴拿到了大部分地区,且处于长江流域重镇江陵的丢失(有分析认为此乃曹魏的计谋,企图让蜀吴相争,消耗彼此。郭嘉曾劝曹操“急攻则相持,缓而后则争心生”),造成短时间内曹魏无法通过长江向南方进军,仅占据了荆州北方的襄阳一带,加之曹魏内部不稳等因素影响,整体处于战略防守态势。

在“东线”战场,孙吴集团于4年前在淮南地区向曹操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虽然在建安二十四年未发生战役,但仍处于时刻提防状态(有人据《三国志·温恢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认为,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打了合肥,但联系魏吴前后发生的大事看,并不符合逻辑,可能为陈寿笔误)。淮南地区对于江南政权意义重大,素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事关孙吴政权存亡。据明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南方政权其时之盛衰,大约以淮南北之存亡为断。”特别是位列东汉八大“都会”之一的合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这么说,合肥之于孙吴,如襄阳之于荆州。孙吴无论是想偏居东南自保,还是企图向北扩张,都必须占领合肥。据统计,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围绕合肥,在公元208年至公元253年这45年时间里,爆发了6次大规模战争。其中,最近一次是公元215年,孙权很机智地抓住曹操忙于远征汉中的机遇,亲帅十万大军,发动了第2次合肥之战。不过很可惜,一代猛将张辽率八百将士一直杀到孙权主帅旗下,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再度进攻合肥,但是此时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在吕蒙的建议退军回师攻打关羽,最终取下荆州。曹魏政权牢牢守住了合肥这个“东线”战略重镇。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还有个“北线”战场,虽然和蜀吴两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却和蜀吴的老对手曹魏有关系。在很长时间里,曹魏必须时刻提防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乌桓鲜卑在代郡(“燕云十六州”之一,在今河北张家口市魏县西南)作乱,曹操派曹彰、田豫北征,最终以魏军胜利,三郡乌桓的势力被摧毁、鲜卑请服而告终,此战稳固了曹魏北方疆域。据《三国志》,“后代郡乌丸反,比能复助为寇害,太祖以鄢陵侯彰为骁骑将军,北征,大破之。比能走出塞,后复通贡献。”实际上,这次战役只是曹魏和鲜卑之战的开始。曹魏与鲜卑之后还发生了一系列战争,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一直持续到曹魏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最终以曹魏全面获胜结束。曹魏打击乌桓鲜卑,其实还有一重考虑,彻底铲除袁术三个儿子所依附势力,防止袁氏士族卷土重来。

总结一下,在“西线”战场,刘备夺得汉中、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处于战略攻势;曹操集团暂时受挫,处于战略守势。在“中线”战场,孙刘两家分到了荆州大部,处于战略攻势;曹魏主动放弃江陵、退守襄阳,处于战略守势。在“东线”战场,孙吴进攻合肥,处于战略攻势,但战役惨败;曹操集团,处于战略守势,但张辽一仗威震江东。

从蜀汉角度或者说从关羽的角度看,在“西线”,主公刘备亲征汉中,硬刚曹操,称王于汉中,士气正旺;在“东线”,魏吴合肥之战,也算“河蚌相争”,消耗了魏吴,牵制了曹魏精力,有利于蜀汉;在“北线”,乌桓鲜卑刚刚和曹魏干了一仗,虽然曹魏“大破之”,但仍然持续面临“作乱”压力。在“中线”,如果发动襄樊战役,配合汉中、房陵、上庸有利战事,将形成针对曹魏的汉水一线战略攻势,对曹魏构成巨大威胁,一旦拿下襄阳、樊城,还可为刘备称王献礼,似乎时机也很合适。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一,魏蜀吴三方的力量对比形势只是暂时的,三方力量对比也是此消彼长、动态变化的,并非静止不变的。二,曹魏虽然在局部战场吃了一些败仗,甚至是大败战,但总体综合实力还是占优的。三,“西、中、东”三线战场的三个战略重镇(祁山、襄阳、合肥)依然掌握在曹魏手中,甚至对蜀吴都形成了战略压力。算大账,算总体账,曹魏仍处于有利地位。据《三国志·明帝纪》,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曹魏“东置合肥”,对孙吴起到了巨大的牵制作用,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压力,如同“南守襄阳”对荆州起到的牵制作用,形成的战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