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南锋县西城关隘,洛王石重仁忧心忡忡地望向化州方向。
十天前,罗观泰给他带来化州经略使扣押了朝庭钦差、软禁了新任安西大都督薛民林、接管了安西大营的消息,石重仁吓得魂飞魄散,十六万大军易主,这消息不亚于北漠人入侵。
石重仁紧急召见并州刺史全兴清等人通报消息,让全兴清下令关闭南锋县关隘;司马伍元凯抽调府兵,召集各县团练;长史胡展宁筹措钱粮,别驾顾意达募招兵丁,石重仁亲率着六百亲卫前往南锋县。
南锋县是化州东进的隘口,朝庭在此常驻有五千兵马,石重仁到达之后与率军的游骑将军何卫军相见,何卫军接到并州府衙的急报后关闭了关隘--南锋县的西门。藩王无权管辖军权,但事急从权,何卫军见洛王亲来,毫不犹豫地把军队的指挥权转给了石重仁。
何卫军接到急报后立即关闭了城门,五千兵马分成六组日夜在城墙之巡守,这几日何卫军吃住都在城墙下,丝毫不敢懈怠。要知道安西大营有十六万大军,如果江安义率军东来,南锋隘口根本无法阻挡。
城门关闭,城外聚集了一大堆入城的商旅,石重仁问道:“可有逃难的化州百姓。”
何卫军想了想,摇头道:“都是商旅,没有注意到百姓。”
石重仁的心情越发沉重,江安义如果真的反叛,而化州百姓得知消息后没有发生逃难,那说明江安义在化州深得民心,百姓拥戴,即便他树起反旗也乐意跟从。
此次天子召江安义全家进京朝觐,石重仁知道一些内情,西域国和元天教在京中散播谣言,而龙卫暗卫从中推波助澜,生生将一个国之栋梁逼反叛之路。想起坐在宝座的皇兄,石重仁暗暗摇头,父皇将这样一个辅国良才交给他,他不但不能善加使用,反而伤及自身,殊为不智。皇兄即位以来,战乱不断,百姓焦困,漠北战事不绝,江南饶、吴之判还未平息,江安义若叛,便是在原本燃起的大火浇了勺油,天下真要乱了。
洛王府司马严胜森跟着石重仁来到南锋县,南锋县的防御实际是他接管。南锋县不历战事已有百年,当年的隘口年久失修,这样的关卡别说挡住十六万大军,便是江安义率三千轻骑来袭,严胜森也没有信心退敌,他可是见识过江安义的骁勇。
“王爷,府兵和团练怎么还不到来?靠这点人挡不住江安义。粮食也要催一催,如果增兵到来粮食就紧张了。”严胜森满面肃容地提醒道。
石重仁知道靠并州的这点兵马挡不住江安义,但身为藩王守土有责,江安义兴兵前来自己怎么办,是弃城而逃还是战死沙场。石重仁露出苦笑,自己才刚过弱冠之年,大好人生等着自己去享受,真不愿面对这样的抉择。
“王爷,官道有动静。”贺守齐大声地提醒道。
石重仁向着远处望去,只见官道尽头尘头泛起,心中一紧,莫不是江安义率军来了。倒行得近些,石重仁松了口气,来的人马真不少,有车有马还有步行,不过乱糟糟的既不像兵马
也不是商队。
最先有二十来匹马冲到城下,石重仁认出领头是薛民林,薛民林不是被江安义软禁了吗,逃出来了。石重仁满腹疑虑地吩咐道:“开城门,放薛大帅进城。”
片刻功夫,薛民林来到城头,看到石重仁躬身施礼,“参见王爷。”
“薛将军,化州是怎么回事?江安义反了吗?”石重仁焦急地问道。
薛民林长叹一声,道:“说来话长,王爷先放城下的人入关吧。王爷放心,江安义不会率兵攻打并州。”
随薛民林一同回来的人不少,有原安西大都督管平仲和一些安西大营的将官,有宣旨的太监路怀恩,有化州刺史周永桐和一些官员,还有康千峰等人。
江安义接管安西大营之后,随即前往都护府见到了管平仲,管平仲得知江安义接管军营后沉默良久,劝江安义不要伤害朝庭的官员,放那些不愿跟随他自立的人回归。与张克济、欣菲、刘逸兴等人商议后,江安义决定放归薛民林等人,并行文化州各县,不愿随他自立的官吏可自行离去。
官场之刺史周永桐和近半县令都不愿跟随江安义,管平仲深思之后也决定回朝庭,安西大营只有十余名将官不愿跟随江安义,江安义没有为难他们,依言送他们回返,薛民林及其亲卫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