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这小子不是善茬啊(1 / 2)三国:踢走孙氏,以汉代吴首页

对尚书台的公卿们而言,西凉军头执掌权力是件极坏的事情,但天子过早的亲政,也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毕竟东汉百余年来,以士族公卿为代表的地方大族,凭借察举制垄断了大多的政治资源,而东汉皇帝多是幼年登基,中年亡故的概率又高,皇帝们管事的时间都不太长。

对士族而言,帝王为尊,士族治政,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皇帝过早亲政就等于侵蚀了士族公卿的权力,这自然是朝堂大佬们不希望看到的。

他们希望“好的传统”能够得到延续。

可今日,公卿们是没有办法阻止刘协亲政的。

毕竟今日之事太大!

不论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到底是不是天子,但皇帝是明面上的话事人,天子凭借今日之事,声势已隆,威望空前,在这个时候阻止天子亲政,是不明智的。

淳于嘉、杨彪、张喜等人都是老谋之辈,在赶往皇宫之前,他们就已经想明白了。

于是,他们立时间就率领百官响应天子亲政。

这完全是顺水推舟。

董承却有个错觉,他以为这事是他办成的!

很多事儿都是双刃剑,并不像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而且,樊稠此刻对董承也有意见。

在光复长安这件事上,樊稠的威慑力最大。

若没有樊稠,单靠刘翊和董承,很难干成今日这事儿。

董承在此时出来抢风头,把自己打造成第一功臣,这让樊稠很厌恶。

这不是捡我漏吗?

隔阂,有些时候,在不知不觉间就埋下了。

……

此刻的皇帝着实是无比喜悦。

他露出了笑容:“诸位爱卿之言,令朕感动,朕本年少,阅历尚浅,本不足以亲政,只是时下确是多事之秋,朝廷实是需要朕站出来主持,朕只能在此顺应天命,领诸爱卿之情了……朕年少德薄,还需诸卿多多匡正!”

淳于嘉高声道:“臣等必为社稷尽忠!”

刘协道:“司徒公,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赏罚分明,方能使贤才归于朝廷,使英豪信服,朕此言是否?”

淳于嘉老谋,明白刘协指的是什么。

他清了清嗓子,道:“陛下今日擒拿逆贼,掌控大局,自有贤臣相助,功臣理当受赏。”

刘协点了点头,道:“光禄勋宣璠,右将军樊稠,南屯司马董承,羽林郎刘翊,受朕之重托,持朕密诏,联络忠良,舍身忘死,若无此四人,朕此时依旧幽闭未央。”

宣璠听到这,激动的浑身哆嗦。

他“噗通”一声跪在玉阶之下,高呼道:“陛下!臣为大汉,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啊……陛下!”

皇帝今日当着众百官这一番言语,算是将宣璠身上多年来“士族叛徒”的耻辱,给洗刷掉了。

淳于嘉对于宣璠的作态视而不见:“陛下,老臣以为,如今李贼、郭贼之亲信,居于长安者甚众,此些人还需拿下严审,问明其罪,布告天下,以证李、郭叛逆之行……宣公忠义,可迁廷尉之职,由其主审,以正纲纪!”

刘协看向了宣璠:“宣卿,可愿为朕分忧?”

宣璠长长一拜:“臣愿为陛下效死力!”

淳于嘉继续道:“董司马收服七门,拱卫陛下安全,又带头请陛下亲政,功勋亦重,可拜为虎贲中郎将,统领内军,宿卫皇宫,听命于陛下左右。”

刘协点头道:“就依司徒之言。”

刘翊长叹口气。

这个淳于嘉,着实老奸。

宣璠平调当了廷尉,依旧还是九卿,反还失去光禄勋之位,不能再执掌郎官与羽林,等于失了人事权力……查李傕同党查的再多又有何用?

皇宫七门本来就归董承管了,虎贲军昔年被袁术带走一部分,遗留的被董卓拆散兼并,董承手下依旧还是那些人,啥权力也没见长,虎贲中郎将只是听着好听。

刘协又道:“司徒,若无右将军樊卿,长安局势,亦无法速定。”

却见樊稠急忙站出来,期待的看着淳于嘉。

可哪曾想,淳于嘉此刻竟捋着须子,闭眼不言了。

樊稠见状,顿时大怒!

“老匹……”

“陛下!臣有话说!!”

就在这个时候,刘翊突然站了出来,打断了樊稠的话头。

绝不能再这么下去了,皇帝亲政,哪有这么亲的?!

特么的越亲权力越小,这不扯淡呢嘛!

一众公卿没有想到,在这个当口,此子居然会站出来。

很多公卿露出了不悦之情。

你个凑热闹的小儿娃,怎这般无礼?此间之事,焉有汝说话的份?

刘协却期待道:“刘爱卿有何事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