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潇自从在巴库开始推行华夏化这一核心政策时,专门考虑过所属官僚机构如何来建立,仅靠那松散的封君封臣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在管理国家这一方面,唯有上千年中央集权化管理经验的华夏,才是吴潇最好的选择。
在思考了华夏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中央管理机制后,考虑到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吴潇选择了枢密院这一机构,来作为目前仍然弱小的高加索华夏的管理机构,并同军队的改制一同下发执行。
吴潇所设立的枢密院中,规定由吴潇来担任枢密院的总院,并设置了九名枢密使的职位,来协同吴潇掌管枢密院,枢密院的所有事物,均由枢密使们一同商议后,形成统一意见再报经吴潇这个枢密院总院来进行审议。
由于领地和人口因素,除了管理封地贵族事务的封地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巴库的内城事务的内务府外,所有的中央事宜均由枢密院来统筹负责,在领地和人口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前,吴潇不再设置其他的中央管理机构。
因此,与华夏历史上的枢密院不同的是,吴潇所建立的枢密院是军政两者的结合体,可谓是大权在握,而这,也是吴潇选择自任总院,并设立了九名枢密使的原因。
枢密院内,下设九司,分别为文教司、吏选司、财政司、军务司、农业司、民政司、外务司、监刑司和工程司。
每司的管事称枢密副使兼所属司的正司,每司另设两名副司来作为正司的助手。
各司下又根据每司自身的职责,下设了很多局、厅、堂等各级机构,例如农业司下属,就设立了诸如司豆局、司林局、司河局、司牧局等各级僚属。
像曲慧兰的父亲曲华就被吴潇之前任命为主管黄豆种植的司豆官,而曲华的这个司豆官,就是农业司下属的司豆局的扛把子,并监管着所有的豆科农作物的种植等管理事务。
吴潇鉴于目前人事、军事、领地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在枢密院内设置了九位枢密使的职位,但是却并没有一次性把职位配齐。
而是仅仅任命了两名枢密使和几名枢密副使,很多的枢密使编制和各司主官、副官的职位仍是空缺状态,而这,恰恰是吴潇故意这样安排的。
毕竟若是高层的职位一下子都任命完的话,中下层的官员们得不到升迁的机会,本来算不上很强大的华夏族,就会缺乏积极进取的内驱动力,影响吴潇的方针大计。
任何阶级固化的社会,都将是一个缺乏前进动力的社会,并被历史的浪潮所拍打在沙滩之上。
巴库内城城东的一处院落,正是吴潇为枢密院专门建立起来的,此时这占地虽不大却防守严密的院落内,担任内务府总管的吴巴、担任枢密使的许重武(另一人为已出征的武托),和担任枢密副使的吴图、苏莱、华生等人,正在枢密院的议事厅内与端坐在主位之上的吴潇,探讨着马拉希扬的求援一事。
这时,只听得一个声音说道:
“不,我坚决反对国公殿下亲自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