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真实的菩萨(1 / 2)野岭迷宫首页

文教授听了我和刘云飞的话,乐了,哈哈一笑说:“老郭啊,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有思想,这是好事啊,许多问题就怕较真,一较真就明白了,做事就得这样。”

文教授告诉我,透过墓室壁画的本质,它为我们复原了一个真实的菩萨。

地宫壁画里纪录的灭佛事件,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原因。究其大规模灭佛的社会根源,首先是佛教寺院大兴土木,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统治者倡导佛教的初衷只是帮助麻痹百姓,利于统治,可发展到后来局面失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就不得不动刀子了。

其次寺院占用大量土地,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寺院经济,极大的触动了社会经济基础,这严重影响到国家赋税收入。

还有数量庞大的僧尼不仅免租免徭役,同时还吃着百姓俸禄。极大的加重了百姓负担和削弱了政府实力,甚至直接动摇了社会根基。

在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面前,就是慈悲救度的佛陀菩萨,也难逃世俗的因果轮回。

再者,佛教本质还是在劳苦大众这边的,难免在面对一些社会现象时,和官府产生对抗情绪,最终遭遇到灭顶之灾。

虽然灭佛并没有从实质上减轻百姓的负担,也并没有缓解社会矛盾,但在一定基础上扩充了朝廷实力。

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说道:“文教授,我以前虽然不太信佛,但还是很喜欢菩萨的,尤其是观世音菩萨,不仅救苦救难,慈悲善良,而且还给新婚小夫妇送儿子——听你这么一说,菩萨的形象全毁了,你这可是伤了我的一片向善之心哪……”

文教授哈哈大笑,说小伙子啊,你这脾气我喜欢。那,我今天就给你说过通透,让你明白。你别误会,我和佛祖没仇,也不是诋毁菩萨。咱们哪,得从民间和官府两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凡事都得一分为二的看,菩萨的工作也不例外。

在民间,佛教教导百姓,要积善行德,要去欲去念,也即是少私寡欲,通过求佛问道,以期早登彼岸,飞升极乐。其实这些再往深了说,都是个体思想,于好于坏,都无伤大雅,即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无不可。而且还有利于修养一种高尚的美德,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嘛,对个人而言,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而在官府,这佛事就变得复杂了。你看看眼前的佛教痕迹,得费多少民力财力才能建得如此奢华。统治者沉迷此道,妄求长生之术,荒废垄亩之策,长此以往,焉有兴旺之理!正所谓: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国之大者,当以民生为先!一旦民生不保,则天下必乱。然而权贵为图安民,妄图用佛家的出世思想教化民众,四大皆空。殊不知不经意间,却将百姓带上了邪途。古语说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餐不食就会饿肚子,一天不穿就会生风寒,民生大计必以衣食为先。毕竟,红尘大千,各有各的内在规律,都得各安法度,任何事都不能用过,都得有个度才是。剥削和懒惰都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才是社会的无量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