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七年的七月初三,北上与清国和谈的使团终于得以成行,这对于如今只剩下江南半壁的大明来说,当然是一件怎么说来都不为过的大事,可惜,这样的大事不但没有引起朝廷足够的重视不说,而且就连皇上本人对此事的态度也令作为和谈主使的陈洪范感到非常不满。
陈洪范不满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皇上毕竟还是太年轻,对待此事的态度也儿戏了些,完全就没有能力好好办成一件事情。
就拿原先定下的送给清国的礼物来说,不要说是按照皇上要求的那样去准备了,就是连一两银子,一匹布都没有准备,不但根本就没有准备好不说,而且在得知此事后,皇上尽管大发雷霆之怒,却没有因此惩罚搞砸了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郑胖子。
皇上的这种可笑行为,虽然也让陈洪范心里对皇上的和谈诚意多少产生了一些怀疑,不过,当他得知郑胖子在皇上所办的钱庄里投入了多达十五万两银子的股份,非常无耻地迎合了年轻皇上的贪财喜好,因此才没有被皇上惩罚后,更是让陈洪范打心里加深了对皇上的鄙视。
办事情毫无原则,没有底线也就算了,真正让陈洪范不满的是,原先说好的由陈洪范自主选择使团成员的事情,皇上也临时变了挂,眼看使团马上就要出发,皇上却偏偏往使团里加进了一个左懋第,并且还任命左懋第为使团的副使。
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就更为荒唐了,竟然只是因为左懋第多次上书,皇上就轻易答应了左懋第的要求,完全就没有想过像左懋第这种坚定的主战派很可能会不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破坏了朝廷的联虏平寇大计。
不过,让陈洪范稍微放心的是,左懋第这回非常低调,不但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北伐主张,还对陈洪范说出了他的真实打算,就是想趁此次北上的机会,去迎回还停在北方的母亲的灵柩,虽说连左懋第这种人竟然也会假公济私,让陈洪范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陈洪范也实在是想不出别的理由来了。
尽管有着这些不满,但是皇上的这些做法更是充分说明了如今大明主少国疑,人心涣散,根本就不可能是大清国的对手,这当然也是陈洪范乐意看到的。
而且,皇上行事虽然不怎么靠谱,遣使北上的愿望却非常强烈,不但非要逼着陈洪范他们尽快启程,还在单独召见陈洪范的时候,一再向他保证,自己的想法没有变,朝廷联虏平寇的国策也绝对不会更改,尽管朝廷的某些部门办事效率低下,但是为大清准备礼物的事情,他一定会亲自抓起来,最多十天之内,礼物就会由水路运送北上,绝不会耽误了向大清求和的大事。
不但如此,皇上还立马就派遣京营的三千将士护送使团成员一行北上,这才让陈洪范彻底安下心来,放心北上。
可是,越往北走,陈洪范的心却又一天天地担心起来了,之所以会如此不安,完全就是因为那个皇上派来护送他们北上的京营统领刘肇基。
刘肇基是辽东人,以前在辽东曾经与清军打过仗,还杀了不少的大清将士,对大清可以说是充满了刻骨的仇恨,这回虽然被皇上硬逼着来护送和谈使臣北上,但是刘肇基心底里的不乐意,也完全写在了脸上。
陈洪范的担心也慢慢变成了现实,从使团一行启程之后,这个刘肇基就将他的兵痞本性展露无遗,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好交差,不但每天像是要赶着去投胎一样的,让整个使团日夜兼程,得不到任何休息,只知道加快行程北上不说,还在一路之上与目前处于无人管控状态下的运河一线的地方武装发生了多次冲突。
和人家这些自发组织起来帮老朱家收复失地的义军发生冲突就算了,说是为了使团成员的安全着想多少还说得过去,可是,当经过二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济宁以后,刘肇基的行为就超出了陈洪范的预想了。
这个刘肇基竟然在不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之下,突然就对济宁发起袭击,将已经占据济宁的几百名清军拿下不说,还活捉了人家的总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