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图纹,纹饰精细刀柄由红、黄铜片和铝片、牛角等材料叠合铆成,打磨后色泽艳丽,犹如彩锦刀鞘多为铁鞘铜箍,配以装插的钢制镊子,既增添了刀鞘式样的美观,又可以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
每户保安人家都有铁匠,每位铁匠都有自己的特定刀面图案。有的图案是某位铁匠的标志代号,有的图案蕴含着一个美好的传说,或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生产保安腰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腰刀是没有鞘的木头把子,后来发展成牛角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样仍然不够理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工巧匠们带着各自的“绝招”,在一起不断切磋打刀技艺,对于造腰刀的复杂工艺过程,像设汁、锻打、粹火、锒嵌、砸铆等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场开放,给保安腰刀打开了销路,商业、外贸部门不断订货,把保安人忙得更是应接不暇。
保安腰刀制作技艺不仅巩固了保安族的文化根基,也丰富了中国金属工艺的内容。总理曾将保安腰刀作为礼物馈赠给外宾。1987年,保安腰刀获国家民委、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又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打制腰刀素来是保安族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工巧匠们带着各自的绝招,在一起不断切磋打刀技艺,对于造刀的复杂工艺过程,像设计、锻打、淬火、镶嵌、砸铆等都有了新的突破,品种也不断丰富。市场开放给保安腰刀打开了销路,给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保安腰刀的渊源直接涉及到保安族的族源,追溯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可以推断保安族先民在历史上的经济、军事生活上的特点。因此,保安腰刀手工艺,从历史学、人类学等多角度研究保安族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和思路。
保安族工匠几百年前熟练的掌握了,不同金属材料的冶炼熔合技术。铁匠都会用此项技术提炼钢铁,提高钢材的韧度和硬度,打造出精致实用的刀具。金银匠用此项技术制造出各种藏族宗教礼器和妇女的金银饰品。铜匠用此项技术打造出各种日用器具。
保安族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热涨冷缩的原理,把烧红的刀丕快速冷却,提高钢材密度,增加刀刃的韧性和坚硬程度,保持刀刃锋利。
保安族工匠在百年前就掌握了不同金属薄片的焊接技术。制做刀鞘时,装饰刀鞘底端的铜、银、铁材料用铆接和焊接相连,并把珠宝镶嵌在银花或铜花中。
应用植物有机化学和明矾的无机化学与金属材料的化学反应,在常温下反应,达到除锈、去污、表调、上底漆等多种功能,工艺简单、成本低、除锈时间短,对金属无腐蚀性,不含有毒有害物,对环境无污染。
牧民用腰刀就象用快子一样,天天吃肉要用腰刀来切割,一家几口人就有几把刀,而且易钝多磨,刀具消耗很快。笔者在青海果洛一家藏族朋友家里看到6把不同品种的保安腰刀。
广大群众吃的牛羊肉,都必需用刀宰和切割。
生活在广漠草原上的藏族男人,喜欢在腰间挎一把腰刀,即可防身,又能显示出男人的阳刚之美。藏族妇女喜欢在腰间带一把,挂带上镶嵌着银饰品的十样锦刀,即使用方便,又显其华贵。城里人把保安腰刀放在愽古架上,当工艺品欣赏,丰富了家庭的民族文化内涵。
20世纪90年代,保安族工匠与天津金泰兰厂合作,研制出丢景泰兰镶嵌刀柄刀鞘的拐杖剑,适于中老年人舞剑健身。
打制“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保安族群众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保安族人民在从事几百年的“果尔”金属工匠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和精神财富。
一是“一把手”表现的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
二是折花刀“千锤百炼成一刀”的百折不扰、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是坚守信仰,乐观向上的精神,象刀把上镶嵌的“逊奈提”一样,教是保安族文化的核心,八百年来不论发生天灾人祸,保安族对教的信仰不动摇,因此才形成了保安族独特的文化形态
四是诚实守信,保证质量的精神保安族工匠几百年来对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分不同阶层的顾客以诚相待,因此,不论什地方开匠铺都与当地人互惠互利。
五是不断学习进取的精神,如:鱼刀技术是20世纪30年代学习印度的工匠技术研制的产品。现代的在刀柄和刀鞘上镶嵌金泰蓝工艺是与天津合作的。因此,保安腰刀也提高和丰富了保安族的民族文化。
马自正,又名马乃比友,甘肃省积石山县一民普通的保安族人,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保安族刀匠。近几年来,他总是以保安腰刀作为自己要奋斗一生的事业,立志要让保安腰刀走向世界!
在甘河滩村的老马家,是一个世代以打制保安腰刀的家族,可谓是一个刀匠世家。马自正便是在村里听着叮叮当当的锤声出生,长大的,他从能拿起锤的那一天起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打制腰刀。
随着他慢慢长大,打刀的技艺也是略有小成,在家乡打刀这一行业中也是小有名气。那时候,保安腰刀正处辉煌的时候,当时的大河家出产的每一把保安腰刀都是一等一的精品,并且保安族刀匠生产的保安腰刀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所以保安腰刀的发展前景很是不错。
这是,马自正心中便产生了一个可能会影响自己一生的理想,便是要将自己民族的保安腰刀做大,做强,要让所有的人知道保安族和保安腰刀。
但是,当时的他,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只能将自己的理想埋在心里,默默的努力将自己的每一把刀打好。经过十多年的风雨和波折后,马自正在大河家镇上开了一家保安腰刀专卖店,开始自产自销保安腰刀。
这时,他准备自己进一步发展,觉得可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但是在这个时候,保安腰刀受到一个很严重的打击,出现了没落的危险。低价的机制仿工艺刀冲击着保安腰刀的市场,并且,很多年轻人和许多优秀的刀匠都纷纷外出打工。
对此,他是万分的着急,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后来经过他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很多刀匠和青年都认为在外地打工挣的钱比在家打刀挣的钱多,并且是比打刀要容易的也很多。
在家里,整天都是与黑糊糊的铁打交道,脏、累、苦,哪有在外地打工容易……就这样外出打工的保安族人是越来越多,很多好刀都没有办法再打了。
刀匠一少,保安腰刀的产量便越来越少,并且刀的质量也是逐渐下降。他知道,照这样下去,保安腰刀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差,直到这门技术灭亡。马自正心里感觉自己又离那个理想越来越远。